目录
1. 搜索查找类
1.1 find
- 1. 搜索查找类
- 1.1 find
- 1.2 locate快速定位文件路径
- 1.3 whereis和which
- 1.4 grep过滤查找和“|”管道符
- 1.4 wc
- 2. 压缩解压类
- 2.1 gzip/gunzip
- 2.2 zip/unzip
- 2.3 tar
- 3. 磁盘管理类
- 3.1 du
- 3.2 df
- 3.3 lsblk
- 3.4 mount/umount
find命令从指定目录向下递归地遍历其各个子目录,将满足条件的目录和文件查找出来
语法:find 搜索范围 选项
- 搜索范围默认为当前目录
- 选项:
- -name:按文件名查找文件。可以使用*通配符
- -user: 查找属于某个用户的所有文件
- -size +/-文件大小:查找大于或小于指定文件大小的文件,单位为b(块,512字节)、c(字节)、w(字, 2 字节)、k(千字节)、M(兆字节)、G(吉字节)
locate命令利用事先建立的系统中所有文件名称及路径的locate数据库,实现快速定位给 定的文件。为了查询的准确性,需要使用命令updatedb
定期更新locate数据库
安装locate依赖
[root@bigdata001 ~]# yum install -y mlocate
语法:locate 搜索文件
- 会将包含搜索文件名称的所有文件和目录都查询出来
查找命令的路径
[root@bigdata001 ~]# whereis whereis
whereis: /usr/bin/whereis /usr/share/man/man1/whereis.1.gz
[root@bigdata001 ~]#
[root@bigdata001 ~]# which which
alias which='alias | /usr/bin/which --tty-only --read-alias --show-dot --show-tilde'
/usr/bin/alias
/usr/bin/which
[root@bigdata001 ~]#
1.4 grep过滤查找和“|”管道符
管道符“|”表示将前一个命令的处理结果传递给后面的命令进行处理
基本语法:grep 选项 查找内容 源文件
- 选项
- -n:显示匹配及其行号
- -i:忽略查找内容和源文件之间的大小写
- -m 数字:grep查找的结果只返回前数字条
[root@bigdata001 ~]# wc test.txt
49 128 1335 test.txt
[root@bigdata001 ~]#
- 共49行,128个词,内容有1335字节
语法: gzip 文件 gunzip 压缩包名.gz
注意:
- 只能压缩文件不能压缩目录
- 压缩不保留原来的文件,解压缩不保留原来的压缩包
- 同时多个文件会产生多个压缩包
[root@bigdata001 ~]# unzip -d /root test.zip
-d参数指定解压到指定目录
2.3 tar语法:tar 选项 xxx.tar/xxx.tar.gz 要打包进去的多个文件或目录(空格分隔)
- 选项:
- -c:产生.tar打包文件
- -v:显示详细信息
- -f:指定压缩后的文件名
- -z:打包同时压缩,或进行gz文件解压
- -x:解包.tar文件
- -C:解压到指定目录
示例:
[root@bigdata001 ~]# tar -czvf test.tar.gz test.txt
test.txt
[root@bigdata001 ~]#
[root@bigdata001 ~]# tar -zxvf test.tar.gz -C /root
test.txt
[root@bigdata001 ~]#
3. 磁盘管理类
3.1 du
disk usage,查看磁盘占用情况
用法:du 选项 目录/文件
- 默认查看当前目录,递归的查看所有目录的大小和总大小,包含隐藏的目录
- 选项:
- -h:以人们较易阅读的GBytes、MBytes、KBytes等格式显示
- -a:不仅查看子目录大小,还包括文件
- -c:显示所有的文件和子目录大小后,显示总和
- -s:只显示总和
- –max-depth=n:指定统计子目录的深度为n层
disk free,空余磁盘,查看磁盘使用量
语法:df 选项
- 选项 -h:以人们较易阅读的GBytes、MBytes、KBytes等格式显示
示例:
[root@bigdata001 ~]# df -h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tmpfs 2.0G 0 2.0G 0% /dev
tmpfs 2.0G 0 2.0G 0% /dev/shm
tmpfs 2.0G 13M 2.0G 1% /run
tmpfs 2.0G 0 2.0G 0% /sys/fs/cgroup
/dev/sda3 45G 5.2G 40G 12% /
/dev/sda1 1014M 169M 846M 17% /boot
tmpfs 394M 20K 394M 1% /run/user/0
[root@bigdata001 ~]#
说明:
- devtmpfs是linux内核挂载到/dev目录下,用于管理设备的
- tmpfs是内存的文件系统,因为linux一切皆文件。总共大小加起来等于内存 + swap分区大小,即8G
- /dev/shm是share memory共享内存
list block,查看设备挂载情况
语法:lsblk 选项
- 选项 -f:查看详细的设备挂载情况,显示文件系统信息
[root@bigdata001 ~]# lsblk
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
sda 8:0 0 50G 0 disk
├─sda1 8:1 0 1G 0 part /boot
└─sda2 8:2 0 4G 0 part [SWAP]
└─sda3 8:3 0 45G 0 part /
sr0 11:0 1 1024M 0 rom
[root@bigdata001 ~]#
- sr0是安装系统时,挂载的光驱,相当于一块硬盘
IDE(hda、hdb)、SATA(串行接口,sda、sdb)、SCSI(sda、sdb),虚拟化的模拟设备(vda、vdb)
3.4 mount/umount语法: 挂载设备:mount [-t vfstype] [-o options] device dir 卸载设备:umount 设备文件名或挂载点
参数功能-t vfstype指定文件系统的类型,通常由系统自动选择正确的类型。常用类型有: 光盘或光盘镜像:iso9660、DOS fat16文件系统:msdos、Windows 9x fat32文件系统:vfat、Windows NT ntfs文件系统:ntfs、Mount Windows文件网络共享:smbfs、UNIX(LINUX) 文件网络共享:nfs-o options主要用来描述设备的挂载方式。常用的参数有: loop:用来把一个文件当成硬盘分区挂载到系统、ro:采用只读方式挂载设备、rw:采用读写方式挂载设备、iocharset:指定访问文件系统所用字符集device要挂载的设备dir设备在系统上的挂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