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从一个未知数,一个方程的1x1方程组Ax=b说起,他的解可以有三种情况:
(i)当a0时,对于任意的b都有解x=b/a,这时方程有唯一解。(这种情况叫相容且非奇异)
(ii)若a=0,b=0。无论x取多少,等式0x=0恒成立,有无穷多个解。(这种情况叫相容,但奇异)
(iii)若a=0,b0,无解。因为,没有x可以让等式0x=b成立。(这种情况叫不相容)
对于mxn的长方形矩阵而言,无论是m>n(方程的个数大于未知数的个数)还是mm的矩阵。由于最多只能有m个非零主元(每行一个),因此,当U存在全零行时,至少有n-m个自由变量,且,自由变量的个数可以多余n-m个。就本例而言,自由变量的个数就大于n-m(n-m=4-3=1)个,但自由变量却有2个,事实上他就等于行阶梯型矩阵U非零行的个数rank 。
这里我们对齐次方程Ax=0的解,做一个重要小结,并给出对于秩(Rank)的定义:
1,Ax=0(Ux=0)的所有解,即A的零空间,就是n-r个特解的线性组合。
2,对于未知数个数大于方程个数的方程组(n>m),齐次方程组Ax=0,必有除了x=0以外的非平凡解。其中,零空间N(A)的维数等于自由变量的个数等于特解的个数,在本例中就是。
3,就mxn的矩阵A而言,经过高斯消元后得到阶梯矩阵U。如果U中有r个非零主元,那么矩阵U的底部会出现m-r个全0行。就本例而言,r=2(共两个非零主元,用红色方框框出),m=3,m-r=1。可以看到矩阵U的底部有一个全0行。
同时,根据r=2,说明有两个非零主元列,对应了r个基本变量。自由列的个数等于2,等于n-r,就本例而言,n=4,n-r=2,对应了n-r个自由变量。齐次方程组Ax=0的零空间N(A),由n-r个自由变量决定,零空间的维度=n-r。如果,r=n,也就是r的个数等于A的列的个数,表示该齐次方程组没有自由变量(也就没有自由列),A的零空间只有平凡解x=0(而在我们之前所学的知识里,只有平凡解的情况,只在我们平常所讨论的方阵中出现)。
4,这里,我们反复提及的数r叫做矩阵A的秩(Rank)。它等于矩阵U中非零行的行数,也等于矩阵U中非零主元的个数,它代表了矩阵A中真正独立的行的行数。在本例中,第三行实际上是前两行的线性组合。第二行乘以2减去第一行乘以5,得到第三行。
2,现在考虑非齐次方程组Ax=b的解
对于同样的矩阵A,我们有:
把等式右端b和A放在一起得到增广矩阵:
按照相同的步骤对增广矩阵化简,得到Ux=c
对于所有有解的b而言,应该是由A的各列所张成的。(注意:不是U的列)b属于A的列空间。
因为,列2可以由列1合成(col2=3*col1), 而列4可以由列1和列3组成(col4=col1+col3/3),其中,列2和列4就是前面提到的两个自由列。所以,这里虽然有四个列向量,但他们的线性组合只能张成三维空间中的一个平面。因此,对于A的列空间而言,一方面,可以把他看成是由col1和col3这两个主元列所张成的三维空间中的一个平面。另一方面,要想方程有解,则必须要保证最后一个方程b3-2b2+5b1=0成立(下图中用红色方框标出),因为,如果b3-2b2+5b10,则该方程组无解。这样一来A的列空间可以理解为,满足约束方程b3-2b2+5b1=0的所有b向量(b1,b2,b3),所构成的三维空间中的一个平面。这一平面和前面所张成的平面一模一样,A的四个列向量都满足这一约束。(我们暂且称这个平面为平面P)
此外,如果我们把满足方程组成立的约束方程b3-2b2+5b1=0的左边,看成是一个列向量x=[5,-2,1]'的转置与一个列向量b=[b1, b2, b3]'的乘积,那么我们会发现列向量x不仅垂直于b(他们的内积为0,如下图所示), 也垂直于我们上面提到的平面P,因而也垂直于A的每一列(P是由于A中的主元列所张成的,且自由列也在这一平面上)。实际上,只要方程组有解,b也一定在平面P内。
前面说到,列向量x垂直于A中的每一个列向量。根据向量内积的定义和向量正交的定义,我们来逐一验证一下:
现在,假定方程有解,即,b在A的列空间中,显然要保证最后一行方程0x=0成立。和前面一样,经过高斯消元后,用自由变量v,y(已知数)来表示基本变量u,w。
得到如下通解(为了便于比较,我把前面的齐次方程组的解也放在下面了):
(图为非齐次方程的解)
(图为齐次方程的解)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非齐次方程Ax=b也有无穷多个解,且,也有“双无穷“的特性。与之前算出的齐次方程Ax=0的解相比,多了一组向量,用红色的方框标注,这个向量是Ax=b的一个特解(这个特解就是保证最后一个方程约束b3-2b2+5b1=0成立的一个解)。可见,非齐次方程Ax=b的通解,是Ax=b的这个特解和Ax=0的通解的和。从空间的角度讲,
注意,前面提到的"满足方程b3-2b2+5b1=0的所有点(b1,b2,b3)构成的一个平面。"平面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作为Ax=b的特解。
例如,为满足b3-2b2+5b1=0,我们找到一个点b1=1,b2=5,b3=5,满足该约束。并得到如下矩阵Ax=b:
经过高斯消元后,得到:
最后一行满足0=0:
从空间的角度讲,Ax=b的通解是四维空间内的一个平面,但他不是一个子空间。因为,这个平面不通过原点。通解所构成的解平面和齐次方程Ax=0的解平面(也就是A的零空间)平行,但不重合。他沿着特解移动了一段。
这里我们对非齐次方程Ax=b的解,做一个重要小结:
1,非齐次方程Ax=b的通解,是Ax=b的一个特解和Ax=0的通解的和。
2,齐次方程组Ax=0的解构成了子空间。但非齐次方程组Ax=b的解构不成子空间,因为他不过原点。
3,当且仅当r=m时,Ax=b才对任何b都有解。此时,主元的个数为m,U不存在全0行。就本例而言,当r=m=3时,不存在全0行,可以用反向代入解Ux=c。
4,当r
最近更新
- 深拷贝和浅拷贝的区别(重点)
- 【Vue】走进Vue框架世界
- 【云服务器】项目部署—搭建网站—vue电商后台管理系统
- 【React介绍】 一文带你深入React
- 【React】React组件实例的三大属性之state,props,refs(你学废了吗)
- 【脚手架VueCLI】从零开始,创建一个VUE项目
- 【React】深入理解React组件生命周期----图文详解(含代码)
- 【React】DOM的Diffing算法是什么?以及DOM中key的作用----经典面试题
- 【React】1_使用React脚手架创建项目步骤--------详解(含项目结构说明)
- 【React】2_如何使用react脚手架写一个简单的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