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惊鸿一博

暂无认证

  • 3浏览

    0关注

    535博文

    0收益

  • 0浏览

    0点赞

    0打赏

    0留言

私信
关注
热门博文

SLAM_三维点优化时为什么使用逆深度误差而不是深度误差?

惊鸿一博 发布时间:2021-04-01 16:18:46 ,浏览量:3

SLAM中为什么使用逆深度(深度的倒数)误差而不是深度误差?

参考1:

逆深度可以用来降低 较远的深度点(视差应该越小)造成的误差,这样做更符合精度的表达。

举个例子就明白了:因为自然场景物体深度本身变化很大,比如50m和100m,它们的视差其实很小,可能体现在图像里只有一两个像素,但是如果直接用深度值表达的话差距是 100 -50 = 50,如果用逆深度表达的话是 1/50 - 1/100 = 0.01,相对50是个非常小的数值,符合定义能量最小化函数。

参考2:
  • 采用逆深度参数表达的BA问题导数推导

由于大部分的slam算法均采用逆深度参数表达地图点的结构。逆深度参数表达具有优化变量少、能表达非常远的点以及分布接近高斯分布等优势,这也是大家选择逆深度参数的原因。

参考3:

特征点在归一化相机坐标系与在相机坐标系下的坐标关系为:

其中  λ = 1/z 称为逆深度。

关注
打赏
1663399408
查看更多评论
立即登录/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0.036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