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识觉醒
意识觉醒是提升思考力最重要的一个点,我认为。只要形成了这种意识,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很多同学思维能力没有上去,是没有意识到思考力这个概念,只是机械地做事情,做事情,做事情……每次都在同一个思维层次上面转悠,不可能有本质的提升。
从初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技术专家,高级专家,资深专家……级别提升靠什么?多接了多少需求?多写了多少代码?这些因素会有,但是关键因素不是这些,而是思考力在不断提升,思维方式在不断进化,进而导致业绩产出必变得更加优秀,产生的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能够坚持看到这里的同学,一定是能够知道思考力的重要性了。
2.保持信心
现在知道思考力的重要性了,很多同学可能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够聪明的人。为什么我努力了,还是不行?
给大家一个信心:有位大师说过:在相同的文明程度和种族背景下,每一个正常人的潜意识与意识相加之和,在精神能量意义上基本上是相等的。
我几乎接触到的很努力但是成长速度不快的同学都是因为没有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
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并坚持训练,思考力绝对可以提升。
3.空杯心态
思考的过程其实是对人的知识进行不断刷新和重构的过程,这里一定要保证空杯心态,对新的环境,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持开放态度,否则就是自己给自己制造阻力。
4.思考的时间从哪里来?
常见的借口是“我连需求都做不完,哪来的时间思考”?
训练思考力其实并不需要太完整的时间,我的口诀是:“1.利用碎片时间;2.抓住工作的过程”。
-
利用碎片时间,比如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吃饭的时候,可以把刚才或者今天的事情想一想,想通了,然后定期汇总一下就可以;
-
抓住工作的过程,注意,每次每次出技术方案,优化代码,排查问题,处理故障,准备晋升……都是一次训练的机会,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就可以思考并快速实践。
5.思考力提升有没有什么判断标准?
有的,一般来说思考力有三个度:广度、深度、速度,这你自己就能够感觉出来的:
-
广度:就是你自己的知识树能够长多大的范围,越广知识越渊博;比如从“如何写一个多线程程序”,提升到“如何做系统性能优化“,再到“如何做系统稳定性备战”,这就是一种广度的提升;
-
深度:就是你自己的知识树的叶子节点有多深,越深对知识了解越透彻;比如从“分布式事务问题解决思路”,到“利用最终一致性解决分布式事务”,再到“利用DTS解决分布式事务”,这就是一种深度的提升;
-
速度:就是建立和刷新知识树的速度了。比如原来你想清楚一个建模方案要一天,现在只需要半小时可以想清楚,那就是速度的提升了。
6.好的工具有推荐么?
还是推荐一个工具:Xmind,这个最土的工具最有效。可以下载手机版和PC版本,随时进行记录。
7.一定要相互分享
思考虽然主要是靠自己,但是一定要相互分享。因为思考是智力活动,相互分享完全能够取得1+1>2的效果;
注意分享可以有很多形式,比如我们团队最经常的是:
-
项目分享:重大项目是一定要分享的,包括架构设计经验,过程经验,质量提升经验,都需要分享出来;
-
周会分享:团队周会重点过进度?那太浪费啦,了解进度和风险看周报就可以了。周会是学习分享的好时机重点就是一些关键的方案,架构设计理念,好的工具,甚至工作无关的内容;
-
群内分享:当有个人踩坑以后,在群里面提醒一下大家,这是一个很及时的分享方案;
-
年度/季度分享:这时候适合找个风景优美喝茶的地方,大家讲一讲自己的成长和思考,非常有帮助;
-
小圈子:大家形成自己的小圈子,随时都可以相互倾诉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其实这种效果也很好;
8.技术Leader在训练大家思考力中的职责
在技术团队中,技术Leader的思考力意识、能力和实际行动,决定了一个团队的整体思考力水平和成长速度!
一个团队要提高思考和学习的能力,首先得这个团队Leader的思考意识就要提上来,如果团队Leader没有思考意识,也没有把团队同学的成长放在心上,那么整个团队的思考力和成长速度绝对快不起来。
在提升团队整体思考力的实践中,技术Leader的职责:
-
先要把自己变成一个思考者,自己做表率,以身作则;
-
意识心态上先变过来,要把团队同学的成长速度最为最重要的职责之一,没有这个意识都是空谈;
-
多创造思考的条件和氛围,一定要抓住任何机会(代码reivew、方案评审、周会都可以)鼓励大家去思考和分享;
-
控制团队节奏,给大家学习和思考留出一定的时间;
-
及时的引导和示范,有的同学可能掌握会偏慢一些,这时候需要有耐心去引导同学找到思考的感觉;
-
不必过多干预细节,发挥大家的群体智慧,而不必做过多干预,更不能以个人的意志去强迫别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