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凌云时刻

暂无认证

  • 1浏览

    0关注

    1437博文

    0收益

  • 0浏览

    0点赞

    0打赏

    0留言

私信
关注
热门博文

遇见未来 | 对话叶毓睿:人类文明运行在软件之上(上篇)

凌云时刻 发布时间:2018-04-16 13:55:30 ,浏览量:1

快,关注“Linux宝库”,一起涨姿势~

前言

互联网及其延伸,正在指引我们走向一个新的时代,软件技术在新一轮革命技术中毫无疑问是核心竞争力之一。C++语言发明人Biarne Stroustrup说,人类文明运行在软件之上,也突出了软件技术的重要地位。

 

目前软件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是软件定义。那么什么是软件定义?软件定义在企业的数据中心中的表现是什么?如何发展这项技术?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VMware存储架构师Peter Ye(叶毓睿),分享他关于软件定义存储的深刻见解。

遇见未来

——未来数据中心建设战略之软件定义专访

1. 软件定义存储的概念提出是基于什么样的背景,主要帮助用户在数据中心建设中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和痛点?

软件定义存储(Software Defined Storage,简称SDS)的首次提出是在2012年8月VMworld大会上,此次大会同时提出了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Software Defined Data Center,简称SDDC),SDS是SDDC的五大组成部分之一。

我在《软件定义存储:原理、实践与生态》一书中,曾指出:软件定义存储(SDS)是一个不断进化的概念,在现阶段看来,是指存储资源由软件自动控制,通过抽象、池化和自动化,将标准服务器内置存储、直连存储,外置存储,或云存储等存储资源整合起来,实现应用感知,或者基于策略驱动的部署、变更和管理,最终达到存储即服务的目标。

 

用户在传统数据中心建设中,大多是烟囱或竖井架构,也就是每上一套业务应用,需要申请和采购包括服务器、网络和存储在内的IT基础架构硬件,这使得用户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IT基础架构的资源无法共享,存储资源无法动态扩展,即刻交付。SDS是在虚拟化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云计算逐渐普及的大环境下,孕育而生的。

2. 软件定义经历了哪些发展过程,目前的应用现状以及其最佳应用场景,还面临哪些挑战?

软件定义为云而生,通过抽象、池化、自动化等步骤,实现IaaS(基础架构即服务),帮助用户共享计算网络和存储资源池,并能实现动态扩展,即刻交付和方便地变更资源,以动态地适应某一业务在不同时间段对于资源的SLA(服务等级协议)的要求。

目前SDS分布式存储有两种部署形态,一种是计算和存储相分离的,另一种是计算和存储融合在同一个物理服务器节点上,也即超融合基础架构(简称HCI)。分离部署的方式,在大规模存储资源池化,存放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档,图片,音视频等)的场景中,应用较为广泛。

而超融合架构中,较多使用的场景包含VDI、集群管理、ROBO(远程分支办公室)、开发测试、备份与灾难恢复。除此之外,由于VMware vSAN依托于vSphere ESXi这一稳定可靠的Hypervisor,并且自身拥有故障域、双活(延伸集群)、而且支持vMotion/HA/FT等功能,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将关键应用(如Oracle RAC、SAP、SQL Server等)放在了VMware vSAN上,根据2016年的数据统计,有64%的vSAN用户,将其关键应用放在vSAN上。

3. 软件定义存储相比较传统存储理念,有哪些主要的特点和优势?

在数据平面层涌现出可以采用基于标准商用硬件(如X86服务器)的分布式存储或者HCI,降低了成本;控制平面层向上提供了存储自动化(如存储策略驱动)的资源部署和变更方式,使得云计算所需的存储资源即刻交付成为可能。软件定义存储中的大类:HCI使得数据靠近计算,能让SSD的性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性能更高,延时更低。

4.请您详细论述一下软件定义存储的技术如何解决传统存储的挑战:信息孤岛,供应商绑定,扩展性的问题的?

第一步是抽象,也即解耦,因为如果硬件被锁定,存储资源无法被灵活调用;第二步是池化,也即虚拟化,这样才能随需分配,动态扩展;第三步是自动化,存储资源由软件(Hypervisor或云管理软件)来自动分配和管理。经由抽象、池化和自动化,打破了信息孤岛,也不再被供应商绑定,并支持动态扩展的。

5.软件定义存储如何实现数据保护,高可用和数据去重等?

在数据平面层的分布式存储或者HCI,大多是通过类似互联网分布式计算,也即多副本的方式来提供数据冗余,另外也有通过双活(如vSAN 延伸集群)来提高可用性。为了解决存储利用率,也有采用EC(纠删码)和去重压缩的技术。

6.软件定义存储与存储虚拟化技术的区别?

软件定义存储包含了存储虚拟化,简单理解,可以认为软件定义存储=存储虚拟化+存储自动化,其实就是SDS的三步曲:抽象、池化和自动化。详见微信公众号 “乐生活与爱IT” 的文章:《赠书 | 什么是存储虚拟化? 它与软件定义存储有何区别?》。

7.软件定义存储与软件定义网络有哪些共性,前者受到后者哪些影响?

都包含了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软件定义这个词汇最早就是来源于软件定义网络(SDN),核心是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解耦,SDS在这一部分上受到了SDN的影响。

8.现在软件定义的概念越来越火,在很多个领域都出现一些产品和解决方案,您如何看待软件定义技术的发展呢?软件定义网络,软件定义计算,软件定义数据中心,这真的会是数据中心的未来吗?

软件定义的出现,是虚拟化已经渗透,云计算逐渐普及的大环境下,对于基础架构层的迫切需求,打破了以往烟囱或竖井架构,使得资源能够池化并自动化地被部署。迄今为止,云计算,尤其是私有云的最佳实践方式就是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而且这个过程会持续很长时间,直至用户迈向混合云。因此,毫无疑问,SDDC是数据中心的未来。

——to be continued——

关于作者:

Peter Ye(叶毓睿),现任VMware存储架构师,《软件定义存储:原理、实践与生态》作者,《VMware软件定义存储:原理剖析和设计指南》。曾任职于EMC、Compellent、DELL,对存储行业的历史发展和未来趋势有着深入的了解。Peter同时也是"乐生活与爱IT" 微信公众号的作者。

本文授权来源:

作者:enmotech | English 【恩墨学院 OCM培训传DBA成功之道】

链接:http://www.eygle.com/archives/2018/02/post_2.html

关于“Linux宝库”微信公众号:

欢迎关注"Linux宝库"微信公众号,这里每天发布最新的开源人物和开源事件。谨以此号记录Linux和开源业界的点点滴滴,为开源爱好者和从业者点亮人生。

- 责任编辑:丸子 -

Linux宝库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为开源爱好者和从业者点亮人生!

关注
打赏
1663816507
查看更多评论
立即登录/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0.04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