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时刻
本人从业很多年,在这个炙手可热的云计算领域,招聘过很多人才,也打交道过很多公司。前些年进场的公司旌旗招展,近几年风云突变,早的有网易云,美团云都停服,近的有苏宁云在裁员,平安云的挣扎,现在还有IBM的股价暴跌。
从基因学上,不适合做云计算的企业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硬件厂商,如果继续保持老习惯,喜欢高毛利快周转,少资金投入的思路来做云计算,那他是选错赛道了,比如IBM,HP,华为也在边缘上。目前还没有硬件厂商的成功趋势
第二类是软件厂商,以为可以凭借自己的软件生态和已有的客户征服新的市场,如果他杀入的晚,投入还不够坚决,资金不够雄厚,那摆在它面前的路会越来越窄。比如Oracle,金山。微软例外,是因为大量资金积累,切入较早,超海量的客户粘性。
第三类to C企业,如果迷信自身技术,把自己认为最好的Paas,SaaS交给客户,那他太多自恋了。比如Google的GCP,新浪的SAE,还有百度的AI,腾讯云在边缘上。之前面试过谷歌的云计算人才,聊到可靠性的问题,对方反问我为什么要半夜变更?为什么要我给他做冗余性?他自己没有容灾吗?
第四类家底薄的企业,靠早期反应快,服务好,能获得一批种子用户,因此以为未来大有可为,靠,现有的积累可以维持或增加市场份额,那他是想错了,后来者有雄厚资金加持,可以持续不断的贴钱挖客户做技术的积累,反超之后,把生态的门槛垒得高高的。比如UCloud,青云。
第五类企业是运营商,早期客户都担心安全和隐私,运营商有近乎国家信用一般的背书,所有人都看好的一类选手。但是大家忘了云计算本质上是一种服务,而且这种服务背后有大量的技术研发来支撑。运营商偏偏没有研发的基因,也没有良好的企业服务能力和心态。
这篇文章总结得也非常好,讲了美国云计算厂商的兴衰历史:
https://www.huxiu.com/article/417382.html
来源:未来科技破壁人
END
长按扫描二维码关注凌云时刻
每日收获前沿技术与科技洞见
投稿及合作请联系邮箱:lingyunshik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