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Lua 教程系列第 12 篇】,如果觉得有用的话,欢迎关注专栏。
文章目录
一:table 表的创建
- 一:table 表的创建
- 二:table 表的索引
- 1:初始索引
- 三:table 表的长度
在 Lua 里,table 的创建是通过"构造表达式"来完成,最简单构造表达式是 { },用来创建一个空表。
local tab_1 = { }
也可以在表里添加一些数据,直接初始化表。
local tab_2={"郑州","深圳","武汉" }
二:table 表的索引
Lua 中的表(table)其实是一个"关联数组",数组的索引可以是数字或者是字符串。
local tab_3={}
--字符串作为索引时
tab_3["key"]="value"
--数字作为索引时
index=10
tab_3[index]=30
for k, v in pairs(tab_3) do
print(k.." : "..v)
end
打印后的结果如下图
不同于其他语言的数组把 0 作为数组的初始索引,在 Lua 里表的默认初始索引一般以 1 开始。验证代码如下所示
local tab_4={"冯都","肖战","黑子","西城","冯胜利"}
for k, v in pairs(tab_4) do
print("key",k)
end
打印后的结果如下图
table 不会固定长度大小,有新数据添加时 table 长度会自动增长,没初始的 table 都是 nil。
结尾: 现在是2018年12月31日22:51:16,2018年也即将走完,这也是自己2018年的最后一篇博客,做事要有始有终,2019年我也要继续写下去,为了变成更好的自己。
你的问题得到解决了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觉得文章不错,希望可以给个一键三连,感谢。
结束语 技术是一点一点积累的,大神也不是一天就可以达到的。原地不动就是退步,所以每天进步一点点。 最后,附上一句格言:"好学若饥,谦卑若愚",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