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摘录这篇文章,关键是想知道一个大公司是怎么考虑转型的。
地产有两大龙头:万达、万科。
万达的策略很明确,用娱乐串联在一起来开展天马行空跨界的新业务:万达广场、电影院/KTV/游乐厅、电影公司、影视拍摄基地、电影主题公园、度假村、宾馆。
万科的策略也很明确,围绕住宅家园创建生活服务,把医疗、零售、送餐、健身、培训、家政、快递、洗衣、理发、SPA等等都整合在一起。这也很跨界,也有很多想象力。
不过看完这个讲话,个人觉得没啥思路新意,唯一确定的套路就是:
领军人:新业务要新领军人、
创业心态:要有草根创业心态与做派、
企业治理:要有合伙人制度、
跨界创新:要机构合纵连横跨界、
管理:要围绕经营要素适当失控性管理。
要注意背景:这是万科【总裁】郁亮,在万科集团2014年【年终述职会】上所做的讲话
2014年TOP3:1、企业治理:合伙人制度 2、资本:B转H 3、现金流:回款2000亿。
2015年主题:转型、还要有增长
一、增长,怎么增长。增长和转型的关系是什么
1、取消也是个方法:一个部门要裁减10%的人很难,但这个部门要不要存在是可以讨论的。让一个部门减少5%-10%的成本很难,但降低50%是可行的,意味着你要转型
2、全链条审视:赚钱有两个方法,一种方法是硬的1块钱去省,省来省去一分一厘都省,中国制造业是按这个路走的。还有一种是,从设计、品牌方面琢磨3块钱。从全链条来审视资源的投入取消、组织的组建和取消,也是转型
3、组织绩效:利润是创造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创造出来”里面包括组织绩效,也包括开发运营能力,包括认识,心态和认识也是组织绩效。认识不转型,组织绩效无法大幅提高。合伙人制度也是组织绩效。
二、新业务是增长也是转型
做新业务之前,好好研究新对手
(又他妈是对标先进那一套。对标就能闯出自己的新业务?)
三、新业务要新方法
1、战略规划,战略规划决定我们做不做,不做就不花功夫了。
2、其次研究商业模式,这两天培训班主要搞了商业模式,商业模式要设计好的交易结构,交易结构实现各方交易利益最大化才能做好、做持久。
3、还有事业计划书,从现实到未来的推导,
4、还有经营六要素,这些新方法都需要在新业务中体现出来。
(又他妈是老一套方法,还美其名曰新方法)
四、新业务要新机制:合伙人制度、跨界整合
1、企业治理:合伙人制度,发挥操作者的积极性
2、放眼社会资源:学会各种资源为我所用,在适当的时候引入第三方是可以考虑的。现在是机构创业的时代
五、新业务要新人领军
1、有追求境界、全情投入
2、草根创业心态、屌丝(草根)做派
六、新业务要生态性发展:失控、野蛮生长、多种可能性
一个生态的形成,必然伴随混乱的过程,所以大家对混乱要有准备和适应。我不准备管理混乱,允许混乱一段时间。我们并不知道哪个会胜出,哪个物种更适合在这种环境下长大。但是我们要允许物种的生长,一定阶段以后我们再加以整理
七、新业务需要新心态
推荐5本书,让组织心态和认识转型
1、应对转型管理:《失控》、《新经济新规则》
2、应对转型创新:《创新者的窘境》(如何在保增长和创新之间平衡开展)
3、应对优化式增长:《精简》(先发散再整理关键要素)、《CEO说》(牢牢抓住核心要素就不会迷茫到哪里就不会失控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