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暂无认证

  • 5浏览

    0关注

    93505博文

    0收益

  • 0浏览

    0点赞

    0打赏

    0留言

私信
关注
热门博文

向贵人讨教,实现共赢

发布时间:2018-05-13 12:44:26 ,浏览量:5

18年转眼就快过去半年了,距离你实现的目标是否又进了一步呢?我之前在群里分享过一句话,你过苦逼的生活,就赚苦逼的钱,你过装逼的生活,就赚更高逼格的钱。但是我们也知道装逼背后,也是要付出百般努力。不然有什么装逼的资本呢?所以先苦逼,再装逼是必经的过程。今天分享主要是向贵人讨教,实现共赢。

熟悉我的老读者,知道我之前多次强调,遇到一生的贵人,是多么关键的事情。因为贵人会改变你的思维局限和人生观。可以在你人生很多轨迹上转折,甚至弯道超车。你们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共赢的。一个人如果一直是正面形象,一旦他做错一件事情,可能让他之前所有努力前功尽弃。想起电影《芳华》那个男主角就是。这个世界总有人对你是负面的,所以不要在意。因为这些人眼里全看到是别人的不好的地方,所以他自己根本无法吸取别人的优点。

三国中,刘备能力一般,但是为什么手下猛将如云。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我前前后后,多次把94版三国演义,以及书籍版看过。每次理解都不一样,今天理解是从贵人讨教的角度。第一集中,刘备作为一个编草鞋的皇叔,在卖草鞋,关羽在卖绿豆,张飞是个屠夫,在卖猪肉。最后到桃园结义。后面他们三人投奔袁绍,那时曹操也在袁绍帐下,当时目标对象是各路诸侯征讨董卓,后来董卓被吕布杀死。曹操开始投奔袁绍,认为他最初是崇拜袁绍,因为袁绍虎踞冀州,祖上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曹操祖父是个宦官。自愧不如,在袁绍帐下,颇受取笑,不得重用。后来曹操自己奔走后,建立队伍,30岁时,已经和袁绍同朝称臣。外表尊敬袁绍,内心已经瞧不上袁绍。因为没有足够远见和听有贤达的人忠言。40岁时,和袁绍各霸一方。曹操开始藐视袁绍,因为袁绍心胸狭隘,导致很多有才之人都弃他而去。兵多而不精。将骄政令不明。外面看起来牛逼,内心已经走向平庸。所以在官渡之战,曹操以少兵破袁绍大军。也在曹操意料之内。而反观曹操,大量招募有贤德的人才,计谋多多,向贵人讨教转折点。后面刘备前面小打小闹,一直是处于弱势地位。但是也深知需要谋士,和讨教更多的贵人。在襄阳,遇到徐元直,指挥多场战役,连败曹操。后来曹操谋士施计,以元直老母要挟,刘备又开始遭受挫折。最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隆中,逐渐奠基三国局面。

自身努力是得到贵人指点之基。自身努力到位了,看问题的眼界有了,做事的基本功有了,做人的基本素养有了,才会筑起与贵人交往、沟通的平台。自身努力是获得贵人相助之本。自身努力到位的人,才是值得帮助的人,一个值得帮助的人,身处困境时,就一定会出现贵人助你一臂之力;一个自身努力到位的人,才是一个跌倒了能扶得起的人,在你跌倒时,就自会有贵人出现在你的面前,愿意拉你一把。实现共赢。

在自己本身能力不够时,不要刻意追求和寻找贵人,因为「贵人」不是「傻人」。人若无名,专心练剑,好好积淀。贵人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贵人往往帮组我们是机会和选择。外因并非不如内因重要。许多人都很努力,为什么有的混得好得多?无非是给不给机会,有的人机会更好——比如有机会跟着大鳄混显然比跟着小鳄混能接触到更多的东西,比如有机会做能长本事的事儿总比打杂能学到更多。选择方面则没什么太多可说的——人做决策的能力普遍是非常差的,我们的信息不完备,为了决策所受到的训练也往往不足。所以,更多珍稀机会和感激给你机会的贵人吧。在大部分领域,即使是条龙,没好的机会也飞不了太高。我的这一份工作虽然让我痛苦万分,经历身心上的各种折磨,但是如果没有某个股东和老板的认可,你是不可能站在这么一个岗位上接触各种事情的。

当你没什么拿出手的东西时,发现身边的机会都很少。当你稍微有点拿出手的东西时,你会发现大量资源在向你靠拢。为什么?就是28效应。

关注
打赏
1655258400
查看更多评论
立即登录/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0.05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