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phymat.nico

暂无认证

  • 1浏览

    0关注

    1967博文

    0收益

  • 0浏览

    0点赞

    0打赏

    0留言

私信
关注
热门博文

内核页表和进程页表

phymat.nico 发布时间:2018-01-17 00:09:15 ,浏览量:1

初学内核时,经常被“内核页表”和“进程页表”搞晕,不知道这到底是个啥东东,跟我们平时理解的页表有和关系 。。 内核页表:即书上说的主内核页表,在内核中其实就是一段内存,存放在主内核页全局目录init_mm.pgd(swapper_pg_dir)中,硬件并不直接使用。 进程页表:每个进程自己的页表,放在进程自身的页目录task_struct.pgd中。 在保护模式下,从硬件角度看,其运行的基本对象为“进程”(或线程),而寻址则依赖于“进程页表”,在进程调度而进行上下文切换时,会进行页表的切换:即将新进程的pgd(页目录)加载到CR3寄存器中。从这个角度看,其实是完全没有用到“内核页表”的,那么“内核页表”有什么用呢?跟“进程页表”有什么关系呢? 1、内核页表中的内容为所有进程共享,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进程页表”,“进程页表”中映射的线性地址包括两部分: 用户态 内核态 其中,内核态地址对应的相关页表项,对于所有进程来说都是相同的(因为内核空间对所有进程来说都是共享的),而这部分页表内容其实就来源于“内核页表”,即每个进程的“进程页表”中内核态地址相关的页表项都是“内核页表”的一个拷贝。 2、“内核页表”由内核自己维护并更新,在vmalloc区发生page fault时,将“内核页表”同步到“进程页表”中。以32位系统为例,内核页表主要包含两部分: 线性映射区 vmalloc区 其中,线性映射区即通过TASK_SIZE偏移进行映射的区域,对32系统来说就是0-896M这部分区域,映射对应的虚拟地址区域为TASK_SIZE-TASK_SIZE+896M。这部分区域在内核初始化时就已经完成映射,并创建好相应的页表,即这部分虚拟内存区域不会发生page fault。 vmalloc区,为896M-896M+128M,这部分区域用于映射高端内存,有三种映射方式:vmalloc、固定、临时,这里就不像述了。。 以vmalloc为例(最常使用),这部分区域对应的线性地址在内核使用vmalloc分配内存时,其实就已经分配了相应的物理内存,并做了相应的映射,建立了相应的页表项,但相关页表项仅写入了“内核页表”,并没有实时更新到“进程页表中”,内核在这里使用了“延迟更新”的策略,将“进程页表”真正更新推迟到第一次访问相关线性地址,发生page fault时,此时在page fault的处理流程中进行“进程页表”的更新
关注
打赏
1659628745
查看更多评论
立即登录/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0.043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