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完整的开发流程大概需要一下几个大步骤:
1.需求分析
2.系统设计文档
3.编码
4.测试
5.试运行
6.完成
以上的步骤都是一环扣一环,需求分析文档没有写好,直接影响系统设计文档, 系统设计文档如果设计的不合理,会导致开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错误的编码,和走错误的业务逻辑.最终的结果是推翻重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1.需求文档
1.1需求文档:其实就是把你的抽象想法用文档的形式写出来,具体表现在有什么需求,有什么功能,大功能模块有哪些小功能模块,并且还列出相关的界面和每个Button的作用,以及每个函数的定义,参数的标准。而需求的文档则要通过三个方面去分析与总结,第一个是技术的协议, 第二个是市场的调查, 第三个是客户的需求。
1.2最后要输出的需求文档有:
新产品的概念书,
需求说明书,
用户视图原型,
数据库字典,
用户手册
责任部门:产品部
相关部门:市场部, 主管, 产品部,用户
相关资料:市场调研,技术协议, 需求分析书, 用户确定单,评审记录等。
2.系统设计文档
2.1 系统设计文档:指的是根据,的内容设计软件的系统架构,用户界面,数据库,功能模块,从而在需求文档之间建立桥梁,指导开发人员的工作,开发出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产品。
软件的系统设计的好坏,,可以用可靠性,可维护性,结构稳定性,可扩展性,可复用性,软件的执行效率,等因素去评估。
原则上软件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应为全局思考,需要同步编写文档,轻易不要简化。
界面的设计只要大多用户,开发人员理解并认同界面的原型即可,细节可编程时实现。
功能模块主要是确定每个模块的主要接口,数据结构与算法,能够算清楚地指导模块的编程即可。
2..2最后要输出的详细的系统设计文档有:
软件的技术框架技术选型的背景
数据库的设计文档
模块的分类
责任部门:研发部
相关部门:研发部 ,用户
相关资料: 市场调研,技术协议, 需求分析书, 用户确定单,评审记录等。
3.编码
得到了需求文档, 界面原型图, 技术框架文档, 数据库的设计文档等,项目组总监则可以开始分配开发模块,开始编码, 分配每个人的岗位, 开发的周期,已经解决技术难点,突破技术口。
责任部门:研发部
相关部门:研发部 ,用户
相关资料:原型图,技术协议, 需求分析书, 需求文档,数据库的设计文档。
4.测试
测试根据用户的需求文档, 业务流程图等进行核对与查bug,反馈和修改。
5试运行
在确保没有一些流程上的bug, 财务方面一致性,则可以上线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