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认证
  • 5浏览

    0关注

    515博文

    0收益

  • 0浏览

    0点赞

    0打赏

    0留言

私信
关注
热门博文

思科新版ccna认证0基础入门基本smtp常用协议网工必看ielab

ie-lab网络实验室ccie认证之家 发布时间:2020-06-24 14:27:57 ,浏览量:5

思科新版ccna认证0基础入门基本smtp常用协议网工必看ielabSMTP是一种提供可靠且有效的电子邮件传输的协议。SMTP是建立在FTP文件传输服务上的一种邮件服务,主要用于系统之间的邮件信息传递,并提供有关来信的通知。SMTP独立于特定的传输子系统,且只需要可靠有序的数据流信道支持,SMTP的重要特性之一是其能跨越网络传输邮件,即“SMTP邮件中继”。使用SMTP,可实现相同网络处理进程之间的邮件传输,也可通过中继器或网关实现某处理进程与其他网络之间的邮件传输。

SMTP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基于文本的协议。在其之上指定了一条消息的一个或多个接收者,然后消息文本会被传输。在八十年代早期SMTP开始被广泛地使用。当时,它只是作为UUCP的补充,UUCP更适合于处理在间歇连接的机器间传送邮件。相反,SMTP在发送和接收的机器在持续连线的网络情况下工作得最好。

SMTP协议的工作过程可分为如下3个过程: 

1、建立连接:在这一阶段,SMTP客户请求与服务器的25端口建立一个TCP连接。一旦连接建立,SMTP服务器和客户就开始相互通告自己的域名,同时确认对方的域名。 [4] 

2、邮件传送:利用命令,SMTP客户将邮件的源地址、目的地址和邮件的具体内容传递给SMTP服务器,SMTP服务器进行相应的响应并接收邮件。 

3、连接释放:SMTP客户发出退出命令,服务器在处理命令后进行响应,随后关闭TCP连接。 

 

SMTP通常有两种工作模式。发送SMTP和接收SMTP。具体工作方式为:

发送SMTP在接收到用户的邮件请求后,判断此邮件是否为本地邮件,若是直接投送到用户的邮箱,否则向DNS查询远端邮件服务器的MX记录,并建立与远端接收SMTP之间的一个双向传送通道,此后SMTP命令由发送SMTP发出,由接收SMTP接收,而应答则反方向传送。一旦传送通道建立,SMTP发送者发送MAIL命令指明邮件发送者。如果SMTP接收者可以接收邮件则返回OK应答。SMTP发送者再发出RCPT命令确认邮件是否接收到。如果SMTP接收者接收,则返回OK应答;如果不能接收到,则发出拒绝接收应答(但不中止整个邮件操作),双方将如此反复多次。当接收者收到全部邮件后会接收到特别的序列,接收者成功处理了邮件,则返回OK应答。

POP3,全名为“Post Office Protocol - Version 3”,即“邮局协议版本3”。是TCP/IP协议族中的一员,由RFC1939定义。本协议主要用于支持使用客户端远程管理在服务器上的电子邮件。提供了SSL加密的POP3协议被称为POP3S。

POP协议支持“离线”邮件处理。其具体过程是:

邮件发送到服务器上,电子邮件客户端调用邮件客户机程序以连接服务器,并下载所有未阅读的电子邮件。这种离线访问模式是一种存储转发服务,将邮件从邮件服务器端送到个人终端机器上,一旦邮件发送到终端上,邮件服务器上的邮件将会被删除。但POP3邮件服务器大都可以“只下载邮件,服务器端并不删除”,也就是改进的POP3协议。

POP3、SMTP协议的区别和联系:

POP3规定怎样将个人计算机连接到Internet的邮件服务器和下载电子邮件的电子协议。它是因特网电子邮件的第一个离线协议标准,POP3允许用户从服务器上把邮件存储到本地主机(即自己的计算机)上,同时删除保存在邮件服务器上的邮件,而POP3服务器则是遵循POP3协议的接收邮件服务器,用来接收电子邮件的。

POP3协议允许电子邮件客户端下载服务器上的邮件,但是在客户端的操作(如移动邮件、标记已读等),不会反馈到服务器上,比如通过客户端收取了邮箱中的3封邮件并移动到其他文件夹,邮箱服务器上的这些邮件是没有同时被移动的 。

SMTP它是一组用于从源地址到目的地址传输邮件的规范,通过它来控制邮件的中转方式。SMTP 协议属于 TCP/IP 协议簇,它帮助每台计算机在发送或中转信件时找到下一个目的地。SMTP 服务器就是遵循 SMTP 协议的发送邮件服务器。

SMTP认证,简单地说就是要求必须在提供了账户名和密码之后才可以登录 SMTP 服务器,这就使得那些垃圾邮件的散播者无可乘之机。增加SMTP 认证的目的是为了使用户避免受到垃圾邮件的侵扰。思科新版ccna认证0基础入门基本smtp常用协议网工必看ielab

 

 

关注
打赏
1663034639
查看更多评论
立即登录/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0.04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