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sp ccie认证中会话启动协议概述必看,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是由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因特网工程任务组)制定的多媒体通信协议。是一个在IP网络上进行多媒体通信的应用层控制协议,它被用来创建、修改和终结一个或者多个参加者的会话进程。SIP 是一种源于互联网的IP 语音会话控制协议,具有灵活、易于实现、便于扩展等特点。
SIP与负责语音质量的资源预留协议(RSVP)互操作。它还与若干个其他协议进行协作,包括负责定位的轻型目录访问协议(LDAP)、负责身份验证的远程身份验证拨入用户服务 (RADIUS) 以及负责实时传输的 RTP 等多个协议。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进步,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IP数据网络以其便捷性和廉价性,取代了基于电路交换的传统电话网在通信领域的核心地位。SIP协议作为应用层信令控制协议,为多种即时通信业务提供完整的会话创建和会话更改服务,由此,SIP协议的安全性对于即时通信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SIP出现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源于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Henning Schulzrinne及其研究小组的研究。1996 年,他向 IETF 提交了一个草案,其中包含了 SIP 的重要内容。1999 年,Shulzrinne 在提交的新标准中删除了有关媒体内容方面的无关内容。随后,IETF 发布了第一个 SIP 规范,即 RFC 2543。
SIP协议是一个正在发展和不断研究中的协议。一方面,它借鉴了其他Internet标准和协议的设计思想,在风格上遵循因特网一贯坚持的简练、开放、兼容和可扩展等原则,并充分注意到因特网开放而复杂的网络环境下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它也充分考虑了对传统公共电话网的各种业务,包括IN业务和ISDN业务的支持。利用带有会话描述的SIP邀请消息来创建会话,以使参加者能够通过SIP交互进行媒体类型协商。它通过代理和重定向请求用户当前位置,以支持用户的移动性。用户也可以登记它们的当前位置。SIP协议独立于其他会议控制协议,它在设计上独立于下面的传输层协议,因此可以灵活方便地扩展其他附加功能。
SIP会话使用多达四个主要组件:SIP 用户代理、SIP 注册服务器、SIP 代理服务器和 SIP 重定向服务器。这些系统通过传输包括了 SDP 协议的消息来完成 SIP 会话。
1、用户代理
SIP用户代理(UA) 是终端用户设备,如用于创建和管理 SIP 会话的移动电话、多媒体手持设备、PC、PDA 等。用户代理客户机发出消息。用户代理服务器对消息进行响应。
2、注册服务器
SIP注册服务器是包含域中所有用户代理的位置的数据库。在 SIP 通信中,这些服务器会检索出对方的 IP 地址和其他相关信息,并将其发送到 SIP 代理服务器。
3、代理服务器
SIP代理服务器接受 SIP UA 的会话请求并查询 SIP 注册服务器,获取收件方 UA 的地址信息。然后,它将会话邀请信息直接转发给收件方 UA(如果它位于同一域中)或代理服务器(如果 UA 位于另一域中)。主要功能是:路由、认证鉴权、计费监控、呼叫控制、业务提供等。
4、重定向服务器
SIP重定向服务器将请求中的目的地址映射为零个或多个新的地址,然后返回给客户端。SIP重定向服务器可以与 SIP 注册服务器和 SIP 代理服务器同在一个硬件上。
SIP通过以下逻辑功能来完成通信:
用户定位功能:确定参与通信的终端用户位置。
用户通信能力协商功能:确定参与通信的媒体终端类型和具体参数。
用户是否参与交互功能:确定某个终端是否加入某个特定会话中。
建立呼叫和控制呼叫功能:包括向被叫“振铃”、确定主叫和被叫的呼叫参数、呼叫重定向、呼叫转移、终止呼叫等。
SIP不是一个垂直集成的通讯系统。SIP称为是一个部件更合适,它可以用作其他IETF协议的一个部分,用来构造完整的多媒体架构。因此,SIP应该和其他的协议一起工作,才能提供完整的对终端用户的服务。虽然基本的SIP协议的功能组件并不依赖于这些协议。SIP本身并不提供服务。但是,SIP提供了一个基础,可以用来实现不同的服务。
SIP并不提供会议控制服务,并且并没有建议会议应该则那样管理。可以通过在SIP上建立其他的会议控制协议来发起一个会议。由于SIP可以管理参与会议的各方的会话,所以会议可以跨异构的网络,SIP 并不能,也不打算提供任何形式的网络资源预留管理。安全对于提供的服务来说特别重要。要达到理想的安全程度,SIP提供了一套安全服务,包括防止拒绝服务,认证服务(用户到用户,代理到用户),完整性保证,加密和隐私服务。
H.323协议和SIP协议的比较:
H.323和SIP分别是通信领域与因特网两大阵营推出的协议。H.323企图把IP电话当作是众所周知的传统电话,只是传输方式发生了改变,由电路交换变成了分组交换。而SIP协议侧重于将IP电话作为因特网上的一个应用,较其它应用(如FTP,E-mail等)增加了信令和QoS的要求,它们支持的 业务基本相同,也都利用RTP作为媒体传输的协议。但H.323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协议。
H.323中定义了专门的协议用于补充业务,如H.450.1、H.450.2和H.450.3等。SIP并未专门定义的协议用于此目的,但它很方便地支持补充业务或智能业务。只要充分利用SIP已定义的头域,并对SIP进行简单的扩展(如增加几个域),就可以实现这些业务。
在H.323中,呼叫建立过程涉及到第三条信令信致到:RAS信令信道、呼叫信令信道和H.245控制信道。通过这三条信道的协调才使得H.323的呼叫得以进行,呼叫建立时间很长。在SIP中,会话请求过程和媒体协商过程等一起进行。尽管H.323v2已对呼叫建立过程作了改进,但较之SIP只需要1.5个回路时延来建立呼叫,仍是无法相比。H.323的呼叫信令通道和H.245控制信道需要可靠的传 输协议。而SIP独立于低层协议,一般使用UDP等无法连接的协议,用自己信用层的可靠性机制来保 证消息的可靠传输。
总之,H.323沿用的是传统的实现电话信令模式,H.323符合通信领域传统的设计思想,进行集中、层次控制,采用H.323协议便于与传统的电话网相连。SIP协议借鉴了其它因特网的标准和协议的设计思想,在风格上遵循因特网一贯坚持的简练、开放、兼容和可扩展等原则,比较简单。思科sp ccie认证中会话启动协议概述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