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喽!大家好,这里是魔王。函数是学习python是必不可少的知识点!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函数是什么?需要学习哪些东西?所以我的这期文章就诞生了 O(∩_∩)O
函数 一、Python自定义函数的基本步骤 1.什么是函数函数,其实我们一开始学 Python 的时候就接触过。 不过我们使用的大多数都是 Python 的内置函数。 比如基本每个章节都会出现的 print()
函数。 而现在,我们主要学习是自定义函数。
如果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函数是什么?
函数就是组织好的,可重复使用的,用来实现单- -,或相关联功能的代码段。 没错,函数其实就是把代码抽象出来的代码段。
那为什么要抽象出来呢?
方便我们使用,方便我们重复使用。
函数的本质就是我们把一些数据喂给函数,让他内部消化,然后吐出你想要的东西,至于他怎么消化的,我们不需要知道,它内部解决。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举个例子,好比每次用到的print 函数,我们都知道这个函数的作用是可以把我们的数据输出到控制台,让我们看到。所以print('两点水')
, 我们想打印两点水
出来,就把两点水
这个数据喂给print
函数,然后他就直接把结果打印到控制台上了。
怎么自定义函数?
要知道怎么定义函数,就要知道函数的组成部分是怎样的。
def函数名(参数1,参数2....参数n):
函数体
return语句
这就是Python函数的组成部分。
所以自定义函数,基本有以下规则步骤:
- 函数代码块以def关键词开头,后接函数标识符名称和圆括号()
- 任何传入参数和自变量必须放在圆括号中间。圆括号之间可以用于定义参数
- 函数的第-行语句可以选择性地使用文档字符串(用于存放函数说明)
- 函数内容以冒号起始,并且缩进
- return [表达式]结束函数,选择性地返回-一个值给调用方。不带表达式的return相当于返回None.
语法示例:
def funct ionname ( parameters ):
"函数_ 文档字符串“
function_ suite
return [expressi on]
实例
- def定义一个函数,给定一个函数名sum
- 声明两个参数num1和num2
- 函数的第-行语句进行函数说明:两数之和
- 最终return语句结束函数,并返回两数之和
def sum (num1 ,num2):
"两数之和"
return num1+num2
# 调用函数
print(sum(5,6))
输出结果:
11
二、函数返回值
通过上面的学习,可以知道通过returm [表达式]语句用于退出函数,选择性地向调用方返回一个表达式。
不带参数值的return语句返回None.
具体示例:
# -*- coding: UTF-8 -*-
def sum(num1,num2):
# 两数之和
if not (isinstance (num1,(int ,float)) and isinstance (num2,(int ,float))):
raise TypeError( '参数类型错误')
return num1+ num2
print(sum(1,2))
返回结果:
3
这个示例,还通过内置函数isi ns tance()
进行数据类型检查,检查调用函数时参数是否是整形和浮点型。如果参数类型不对,会报错,提示参数类型错误
,如图:
当然,函数也可以返回多个值,具体实例如下:
# -*- coding: UTF-8 -*-
def division ( num1, num2 ):
#求商与余数
a = num1 % num2
b = (num1-a)/ num2
return b , a
num1,num2 = division(9,4)
tup1e1 = division(9,4)
print (num1, num2)
print (tup1e1)
输出的值:
2.0 1
(2.0,1)
认真观察就可以发现,尽管从第一个输出值来看, 返回了多个值,实际上是先创建了一个元组然后返回的。
回忆一下,元组是可以直接用逗号来创建的,观察例子中的ruturn,可以发现实际上我们使用的是逗号来生成一个元组。
Python语言中的函数返回值可以是多个,而其他语言都不行,这是Python 相比其他语言的简便和灵活之处。
Python 一次接受多个返回值的数据类型就是元组。
不知道此刻你还记不记得元组的相关知识,如果不记得,建议现在立刻写几个例子回忆一下,比如如何获取元组的第一个元素出来。
三、函数的参数 1、函数的参数类型设置与传递参数是函数的重点,而Python的函数对参数的支持非常的灵活。 主要的参数类型有:默认参数、关键字参数(位置参数) . 不定长参数。 下面我们将—— 了解这几种参数。
2、默认参数有时候,我们自定义的函数中,如果调用的时候没有设置参数,需要给个默认值,这时候就需要用到默认值参数了。
默认参数,只要在构造函数参数的时候,给参数赋值就可以了
例如:
# -*- coding: UTF-8 -*-
def print_user_info( name , age , sex = '男' ):
# 打印用户信息
print('昵称:{}'.format(name) , end = ' ')
print('年龄:{}'.format(age) , end = ' ')
print('性别:{}'.format(sex))
return;
# 调用 print_user_info 函数
print_user_info( '两点水' , 18 , '女')
print_user_info( '三点水' , 25 )
输出结果:
昵称:两点水 年龄:18 性别:女
昵称:三点水 年龄:25 性别:男
从输出结果可以看到,当你设置了默认参数的时候,在调用函数的时候,不传该参数,就会使用默认值。
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只有在形参表末尾的那些参数可以有默认参数值,也就是说你不能在声明函数形参的时候,先声明有默认值的形参而后声明没有默认值的形参。
这是因为赋给形参的值是根据位置而赋值的。例如,def func(a, b=1) 是有效的,但是 def func(a=1, b) 是 无效 的。
默认值参数就这样结束了吗?(゜ー゜)
还没有的,细想一下,如果参数中是一个可修改的容器比如一个 lsit (列表)或者 dict (字典),那么我们使用什么来作为默认值呢?
我们可以使用 None 作为默认值。就像下面这个例子一样:
# 如果 b 是一个 list ,可以使用 None 作为默认值
def print_info( a , b = None ):
if b is None :
b=[]
return;
认真看下例子,会不会有这样的疑问呢?在参数中我们直接 b=[ ] 不就行了吗?
也就是写成下面这个样子:
def print_info( a , b = [] ):
return;
对不对呢?ฅʕ•̫͡•ʔฅ
运行一下也没发现错误啊,可以这样写吗?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默认参数的值是不可变的对象,比如None、True、False、数字或字符串,如果你像上面的那样操作,当默认值在其他地方被修改后你将会遇到各种麻烦。
这些修改会影响到下次调用这个函数时的默认值。
示例如下:
# -*- coding: UTF-8 -*-
def print_info( a , b = [] ):
print(b)
return b ;
result = print_info(1)
result.append('error')
print_info(2)
输出的结果:
[]
['error']
认真观察,你会发现第二次输出的值根本不是你想要的,因此切忌不能这样操作。
还有一点,有时候我就是不想要默认值啊,只是想单单判断默认参数有没有值传递进来,那该怎么办?::>_
最近更新
- 深拷贝和浅拷贝的区别(重点)
- 【Vue】走进Vue框架世界
- 【云服务器】项目部署—搭建网站—vue电商后台管理系统
- 【React介绍】 一文带你深入React
- 【React】React组件实例的三大属性之state,props,refs(你学废了吗)
- 【脚手架VueCLI】从零开始,创建一个VUE项目
- 【React】深入理解React组件生命周期----图文详解(含代码)
- 【React】DOM的Diffing算法是什么?以及DOM中key的作用----经典面试题
- 【React】1_使用React脚手架创建项目步骤--------详解(含项目结构说明)
- 【React】2_如何使用react脚手架写一个简单的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