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讨论 POJO/DTO/DO/EO/VO/BO/PO/AO 的定义,另外讨论了这些xO在controller、service、dao/mapper层里的使用规范。另外还稍微讨论了controller中是否要 “轻逻辑”,mapper接口的规范等等问题。
前言在我们的java项目中存在各种xO的概念,如POJO/DTO/DO/EO/VO,还有些后端开发可能不太常见的BO/PO/AO。这里结合阿里Java手册以及其他博客的知识总结一下。这些xO一般都具有简单的结构,如setter/getter/toString
- POJO:Plain Old/Ordinary Java Object,是其他xO的统称。笔者也喜欢用bean来统称这些xO,但后来觉得不准确,因为bean一般指spring容器所管理的bean
- DTO:Data Transfer Object,用来作为Controller的出参和Service的出参。一般分为两类:Controller的入参叫xxxReqDTO,Service层的出参叫xxxRespDTO。也有很多系统并不分得这么细。
- DO:Data Object,用来和单表一一对应的实体类。也有资料显示DO是Domain Object(域对象),
- EO:Entity Object,实体对象。有些公司用来表示跟表一一对应的类,即相当于DO。
- PO:记得最初的阿里Java文档定义为Persistence Object,持久化对象,当时文档说是跟表一一对应的,不知道后来的文档为什么改成了DO(难道记错了?)
- VO:View Object,阿里Java文档中说用来跟前端页面一一对应的对象。偶尔会有用错的情形,比如用来作为Controller层的入参
- BO:Business Object,阿里Java文档说明由 Service 层输出的封装业务逻辑的对象。不理解
- AO:Application Object,应用对象,不知道什么用。
其实搞这么多xO,有时候真的会影响效率,尤其非大型公司需要快。
【阿里Java手册】
POJO(Plain Ordinary Java Object): 在本手册中,POJO 专指只有 setter/getter/toString 的简单类,包括 DO/DTO/BO/VO 等。
DO(Data Object):此对象与数据库表结构一一对应,通过 DAO 层向上传输数据源对象。
DTO(Data Transfer Object):数据传输对象,Service 或 Manager 向外传输的对象。
BO(Business Object):业务对象,由 Service 层输出的封装业务逻辑的对象。
AO(Application Object):应用对象,在 Web 层与 Service 层之间抽象的复用对象模型,极为贴 近展示层,复用度不高。
VO(View Object):显示层对象,通常是 Web 向模板渲染引擎层传输的对象。
Query:数据查询对象,各层接收上层的查询请求。注意超过 2 个参数的查询封装,禁止使用 Map 类来传输。
总结:这么多O,都搞晕了,感觉常用的就只有DTO;和表一一对应的类要不要后缀都不是很重要,所以DO也不是说很常用(当然有更好,能快速识别)
xO 的使用方法总结:controller入参用dto,出参也是dto(从service层返回的);service层入参是dto,出参dto;dao层入参不建议用dto而是分拆,出参dto或do。dao层接口不要用map作为入参,有不用map和list作为出参。
-
http(s) 传参的方式
常见如下
-
键值对:Content-Type 是
x-www-form-urlencoded
。准确说是 “名值对”,因为是可以重复的,如?favor=music&favor=reading
中的favor。特殊情况
- 键值对传文件:Content-Type 是
form-data
。跟 “键值对” 不同之处是可传文件
- 键值对传文件:Content-Type 是
-
传 JSON:Content-Type 是
application/json
。注意和 “传JSON字串” 的表述区分开,后者是键值对的传参方式?jsonStr={}
-
路径参数:如 /user/9527,中的 9527 是路径参数
-
-
Controller 入参
- 参数少:采用 “键值对” 和 “路径参数”
- 参数多、结构复杂:采用 “传JSON”。一般用 xxxReqDTO 接收
- 注意:有时不区分这么细,将 xxxReqDTO 和 xxxRespDTO 合并用同一个,叫 xxxDTO
- “传JSON” 的同时也可以使用键值对方式。即JSON字串在请求方法体里,键值对参数追加在URL
-
Controller 出参
- 出参格式
- 一般总是返回200的 http 状态码,并用固定的返回类封装起来,例如 ResponseDTO
- ResponseDTO 一般带有系统自定义的业务异常码、信息提示、时间、数据
- 出参从 Service 层获得,一般不再二次处理,直接放在 ResponseDTO 的 “数据” 里。
- 无出参用 ResponseDTO
- 出参格式
-
Service 层的入参
- 接收Controller层传入的简单类型或者 xxxReqDTO(或 xxxDTO)
-
Service 层的出参
-
出参简单的,直接返回:如基本类型、包装类和String等
-
出参复杂的,返回 xxxRespDTO(或 xxxDTO)
- 注意:“返回 xxxRespDTO” 的表述也包括 List、PageInfo、Map等形式,下文不再赘述
-
反例:
- 【禁止】有时贪快,用DO 作为出参,是不好的实践,必须用 DTO
- 【疑惑】是不是每个Service接口都要定义自己的 DTO,DTO 可以跨不同的 Service 接口复用吗? 这个真的很纠结,复制一份DTO比较独立但是代码却重复非常多,用继承又导致复杂化不直观
-
-
Dao 层(Mapper)的入参
- 简单和复杂的参数都分拆成基本类型、包装列和String等
- insert接口或update接口会有很多字段,全列出来会不会很麻烦? 这些接口的sql不太可能自己写,因为代码生成框架可以自动生成的,所以不麻烦
- 【建议】建议别用 Service 层的 xxxReqDTO(或 xxxDTO)作为入参,因为通常并非DTO里的所有字段在sql里会用到
- 【疑惑】其实这个还是有点纠结的,要不要定义一个 xxxQuery 作为 mapper的查询入参?
- 反例:
- 【禁止】禁止入参用 Map
- 【建议】建议入参也别用 xxxDO,因为xxxDO势必有很多字段其实并不是sql里需要的
- 简单和复杂的参数都分拆成基本类型、包装列和String等
-
Dao 层(Mapper)的出参
- 简单的直接返回
- 复杂的返回 xxxRespDTO(或xxxDTO)
- 【建议】能不能用 xxxDO 作为mapper的出参? 这块不强制禁止,因为生成的sql就是返回这些的
- 反例:禁止出参用 Map 或 List
- controller层:对此层大家的共识是不要写重的逻辑。但是要轻逻辑到什么程度? 比如我比较喜欢的一种方式是接口参数校验在参数声明中进行,但controller的方法的大括号里仅仅有一行调用service层的代码。这种方式把参数的进一步校验也交给service了。其实这种做法虽然很简洁,但是可能很难复用service层的接口。所以,是不是可以保证controller层有轻的 “分发” 性质的代码? 例如一个接口既可以新增也可以修改,在controller层里判断operType,新增的话分发到新增的service接口里,修改的话分发到修改的service接口里。
- controller里的RequestMapping,一般可能叫 “路由”、“路由地址”,这可能是来源于前端router的概念;其实也可以叫endpoint(端点),这个称呼更加显得后端
- 其实我不太建议用 “路径参数”,会容易混淆
@GetMapping("/user/list")
public List listUser(String name) {}
和
@GetMapping("/user/{name}")
public List listUser2(@PathVariable("name") String name) {}
会符合 "精确匹配优先" 的原则,即访问/user/list匹配上面的,假设有个name是 "list" 值的,就没办法调用到下面的方法;如果是非 "list",则匹配下面的方法。
------------------------------
@GetMapping("/user/{name}")
public List listUser2(@PathVariable("name") String name){}
@GetMapping("/user/{id}")
public QueryUserDTO queryUser(@PathVariable("id") Integer id){}
这两个方法能正常启动springboot,但是只有在运行时抛出异常,即无法确认要匹配哪个方法。因为前端的传参本质上是没有字串和整形的区分的,本质都是字串,只是在spring框架里如需要会进行转换。
* dao层的mapper接口真的不建议使用pojo作为入参,强烈建议把字段分拆成基本类型、包装类和String即可。原因是:1、这样清晰一点;2、一般入参的个数不会很多,比较多入参的insert接口都交给了代码生成,完全不需要自己写这样的sql。3、pojo作为入参,比如这个pojo是service层传如的xxxReqDTO,但是这个dto里并非所有字段都是sql里的条件,所以这会造成不好维护。
* dao层的mapper更加不建议用map作为入参,看似灵活,实际过于灵活导致难以分析真正传入的参数
* dao层的mapper接口出参也不建议用Map 或 List,看似灵活,实际也是过于灵活导致很难维护,比如从map中get值,key写错时很难发现。我们希望在编码的早期阶段尽快暴露出这些bug
* service层的接口是可以调用其他同是service层的接口的。有时候为了共用接口,确实会有这样的需要。那被共用的接口是否要提取到类似CommonService里呢? 我建议是不需要不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