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是TCP三次握手,不是http三次握手,http基于tcp实现。
第一次:client给server发送SYN如果server接收到了client的消息,则可以确认:(注意,如果接收不到就达不到建立连接的要求,至此中断,意思就是没后面步骤的事情了)
-
client:什么都不知道(有人会问:自己发送的自己的发送功能是否正常都不清楚吗? 是的)
-
server:对方发送功能正常,自己接收功能正常
如果client接收到了,则可以在第一次的基础上补充了一点信息
-
client:自己发送正常,自己接收正常,对方发送正常
-
server:(暂无法补充信息)
如果server收到了,则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再一次补充信息
-
client:(此步骤没能补充什么)
-
server:自己发送正常,对方接收正常
至此,所有的都绿了,client和server完全能够知晓对方和自己是完全ready的状态。
貌似一般最后一次会开始带有额外的用户数据了,为了节省一次发送嘛,所以最后一次不单止是 “三次握手” 这种功能性的,还带有 “业务性” 的(顺便把即将要开始运输的包括带了一些过来)。
为什么要3次,1次不行吗? 2次不行吗?1次为什么不行,没办法确定对方是否能收到,即没办法确定链路是否通了。
打个比方你给微信给别人发了个信息说要去他家,然后就直接去了吗? 他有没有看到你不用确认了吗?
2次为什么不行?正常来说或2次按理应该是可以的。比如你给朋友发微信说去他家,他回复说可以,然后你就去了,按常理来说是可以。但是你要想下TCP协议是双向传输协议,客户端给服务端传数据,服务端也可能会需要给客户端传。
如果只有2次,如果没有最后客户端那次回复,则服务端没办法确认 “自己发送给客户端” 这个链路是否通的,即没办法确定自己是否发送成功且没办法确定对方是否能接收成功。
只有3步,双向传输的TCP才算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