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liaowenxiong

暂无认证

  • 8浏览

    0关注

    1171博文

    0收益

  • 0浏览

    0点赞

    0打赏

    0留言

私信
关注
热门博文

工作流与BPM的区别

liaowenxiong 发布时间:2022-09-03 20:38:19 ,浏览量:8

一、工作流是什么?

根据国际工作流管理联盟(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WFMC) 的定义,工作流就是“一类能够完全或者部分自动执行的经营过程,它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文档、信息或任务能够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进行传递与执行”。

工作流是指“业务过程的部分或整体在计算机应用环境下的自动化”,是对工作流程及其各操作步骤之间业务规则的抽象、概括描述。

工作流可以很长,而且可以包含多个停止(节点),工作流还不一定是直线,可以设定不同的规划路径去到不同的站点。这就好比铁路的铁轨,走不同的轨道可能会走向不同的目的地,甚至相同的目的地之间可以有不同的轨道。

二、BPM是什么?

BPM是也称为业务流程管理,它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的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工具和方法论!它强调通过流程梳理、流程建模、流程E化、流程执行、流程监控和流程优化等流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按照这样的管理方法论进行信息化落地即得到了我们所说的BPM平台!

随着时代进步,要想实现货物在不同站点间运输转移,出了轨道外我们还要考虑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火车得有车厢,BPM中也会有负责存储流程流转过程中业务单据信息的东西,我们称之为“表单”;火车在运输途中会有不同状态,BPM中也会有查询和显示流程流转状态的东西,我们称之为“视图”…这些复杂的“运输业务”都不是单单工作流所能满足的,只有BPM平台才具备这样的体系化能力!

三、工作流和BPM的区别是什么?

工作流是BPM的核心组件之一,其他组件还包括表单、视图、报表、接口、门户、组织用户等,单独的工作流不能构建BPM平台,但BPM一定能满足工作流的全部功能!

BPM的最终呈现主要包括三种方式:嵌入式流程补强、流程端到端打通、统一流程中心!但国内真正能为客户实施BPM项目的厂商极少,大部分都是打着BPM的旗号干着卖工作流的活!

T媒体发布的《2019年中国BPM市场行业洞察报告》显示:国产化BPM已形成对国外产品的反超,以天翎(Java)、易正(.Net)等为代表的国内BPM产品实现了技术、功能和场景的多重突破,大量进入国内企业客户采购名录;传统的OA和工作流纷纷为BPM让路,泛微、致远等OA厂商也意识到趋势所在并发出了明确进军BPM的信号,但在产品和技术上和专业BPM品牌相比依然有不小差距。

1、定义不同:工作流(Workflow)是指“业务过程的部分或整体在计算机应用环境下的自动化”,是对工作流程及其各操作步骤之间业务规则的抽象、概括描述;BPM(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即业务流程管理,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的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管理工具和方法论; 2、作用不同:工作流主要为了实现某个业务目标,利用计算机在多个参与者(不同角色)之间按某种预定规则自动传递文档、信息或者任务;BPM主要通过流程梳理、流程建模、流程集成、流程执行、流程监控和流程优化等方法对企业流程进行全方位管控,不断提高组织的控制力和执行力,从而实现组织绩效的提升; 3、起源不同:工作流概念起源于生产组织和办公自动化领域,属于OA协同办公领域应用范畴,通过工作流技术可以解决线下流程向线上审批的转变,有助于提升工作协同效率;BPM则源自上世纪90年代政府强化监管和全球竞争加剧,michael hammer 和james champy提出了“流程再造带来绩效提高”的观点,美国公司率先将其应用于企业经营管控; 4、技术不同:工作流引擎就是BPM的核心功能组件之一,只不过除了工作流引擎,BPM还会囊括动态表单、智能报表、接口和门户等等功能组件,当然这种技术层面的差异在前端用户的视觉层面是很难察觉出来的,所以国内大部分都是打着BPM的旗号干着卖工作流的活; 5、进化不同:根据T媒体发布的《2019年BPM行业洞察报告》显示:一是国产化BPM已形成对国外产品的反超,天翎、易正等为代表的国内BPM产品实现了技术、功能和场景的多重突破,大量进入国内企业客户采购名录并成功替换国外一线大厂品牌和ERP集成商;二是传统的OA和工作流纷纷为BPM让路,无论是理念还是功能,都是传统OA和工作流无法企及的,泛微、致远等OA厂商也意识到趋势所在并发出了明确进军BPM的信号,但在产品和技术上和专业BPM品牌相比依然有不小差距。

对 Workflow和BPM,没有严格的概念界限区分。

首先让我们回顾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诞生了 “Process Reengineering”,可惜那个时候只是一阵风,因为技术跟不上,所以大多都只停留在管理层概念。但是,在九十年代,workflow技术却蓬勃发展,可谓是百家争鸣,蒸蒸日上。

2000左右,工作流技术应用已经非常成熟,数据集成,应用集成也发展迅速。随之也推动了业务过程管理、整合、统计、优化等方面的应用需求。于是就诞生了“BPM”这个概念。

如果 Workflow是早期人们为了解决“办公自动化”“流程自动化”而诞生的应用技术和解决方案的话;那么BPM则是为了“对全局性的业务分析、整合”,以及“能够基于这些分析提供对上层管理决策的支持”的一种应用技术和解决方案。

事实上,如何去描述业务过程 “Business Process”,一直还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也因此存在几种标准。主要是以WfMC为代表的XPDL,OASIS为代表的BPEL,OMG为代表的BPMN和BPDM。

虽然描述过程 “Process”的标准并不一样,但是在圈定以:过程定义、过程执行、过程监控、过程分析、过程优化这几个方面为核心的BPM Solution ,这一方面各家几乎都是相同的,只是实现技术不同。

BPM关注于由一些独立的应用系统组成的业务流程的的模拟、定义、执行、分析和管理。BPM是工作流的超集,最大的不同是使不同的应用活动相互协作提供强大的整合能力。

工作流管理系统用于控制流程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从一个应用到另一个应用,因此,它用于管理工作流的信息。工作流管理不考虑业务流程的优化。 BPM真正控制整个流程,确保工作流能够按计划实施。

BPM的解决方案包含很多工具,可以帮助业务人员很容易的创建和记录流程。可以为 IT人员提供一个协同环境,来将业务人员创建的业务流程转换为可以执行的、与数据库、电子表格和业务规则相集成的代码。当业务流程很复杂的时候,一个人是不够的,很多不同的人要一起工作,协同工具是有必要的,它使得业务人员和IT人员可以进行协作。

BPM可以帮助软件开发人员来集成第三方的应用软件。在企业中有很多不同的应用系统。例如, ERP、PLM、财务软件等。这些系统可以通过BPM平台进行集成。此外BPM还用于处理流程执行过程中的意外和特殊情况,发布流程,并对流程进行版本控制。另外有一种工具,可以从正在执行的流程中提取一系列的指标,生成各种形式的报告,使流程的拥有者能够管理流程的资源,实现流程的优化。

简而言之, BPM可以提供所有的流程控制功能,并实现与各类应用软件的集成,但工作流管理不能实现这些功能。

1、工作流(Workflow)

在模拟、定义、执行和分析方面并不是非常关心完整周期的流程管理。没有内置的流程管理概念。 有限的可测量性和可靠性,通常只是为部门级的使用进行设计并只有有限的平台支持。 缺乏整合能力,通常只限于传送图片或者文档附件。 通常只能运行指定的应用系统,无法运行外部的主机应用系统,比如 Oracle、SAP等等。 功能着重于提供强大的电子表单功能。 通常在非任务验证和收入结算领域使用。

2、BPM

业务流程的管理、模拟、执行和分析的独立的软件平台,通常用于 P2P、P2A和A2A(STP)任务验证和收入结算流程中。 高可测性、高事务数、大用户量的设计。 很强的集成能力,业务流程能够通过不同应用系统与多个软 /硬件平台进行端到端的连接。

提供的主要功能: a.高可视化 b.可管理化 c.灵活性 d.模块化 e.整合性 f.基于规则 g.持续的优化 h.嵌入的

关注
打赏
1661566967
查看更多评论
立即登录/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0.038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