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户质量:
ASO服务商(包括积分墙源头)投放其他积分墙的行为,可以统称为“ASO外放”,外放诉求一般基于两类,一类是超量外放、即内部无法消耗完的量级由外部积分墙受理消耗(即单一外放需求),另一类是资源互换(即双向外放需求),这里面有两个极端的情况——无墙外放(非源头纯运营代理)和等量互换(一般不涉及结算或少量差额结算)。但不论是哪一种,外放发起方最关心的一定是质量,毕竟谁也不愿意直接用真人的价格买机刷的伪量。此外,大多数运营代理更加关心另外一个问题——量级,例如某甲方的老包A单日预算8000量级,服务商内部(自家源头或自签框)只能消化2000个量,其余6000量一般会优先外放给能消耗3000、2000、1000的渠道,以保证其任务的完成和外放动作的简单有效。
【经验教训】:作为代理商,最好能具备多线程响应能力,这个能力的要求较为广泛,比如:多源头代理能力、更为开放的充值共享机制和代理共享机制、多业务线的解决方案等,因为服务商外放是一种劳动、这种劳动需要简单高效、最好能一笔多投,甚至于在必要的时候,帮助服务商为其甲方提供更多类型的推广解决方案(比如典型的效果类广告,这是合众已经具备的)。
2、产品安全:
这个服务细节很多ASO服务商都会考虑,因为外放带来最大的隐患除了质量问题引发的清词风险加大之外,最担心的是引发他方撬自己客户,过去几年中业内源头拿着截图直接找到甲方切预算的案例确实时有发生(这是“明撬”,其实还有“暗撬”,手段不一,不赘评论),所以一个独立账户、封闭的产品信息、源头直接邮件往来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降低该种风险的,当然前提必须是——这个源头良好的信誉和自律。
【经验教训】:其实不仅在服务商和代理商、源头之间,甚至在核心代理和一级代理、二级代理之间也存在着同样的戒备心,作为核代能做的就是一方面保证下一级代理商的信息安全、另一方面一旦发生跨级代理商串联和“偶遇”时保持良好的沟通提前化解代理矛盾。比较有意思的是,如果这个核代自身不在ASO源头之列,往往更容易让代理客户们放心,仔细想下这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因为这意味着代理商将直接和源头对接接口。
3、服务能力:
包括源头的技术对接能力、及时响应能力和代理商自身的服务能力,其中代理商的服务能力过去一直被淡化,其实小到开户、合同、对账、开票、退款等细节的处理,以及对回调机制、激活点测试等的配合优化能力,也会影响外放发起方对代理商的持续选择,毕竟第一收款人是代理商。此外,曾经还有代理商跟我反馈一个很重要的细节,说另一个友商能做到微信消息秒回、你们能做到吗?其他友商不限制起投数量,你们能做到吗?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共同思考和优化,“批发”和“零售”可以有服务项目的差异、但尽量不在服务标准上走差异化路线。
【经验教训】:渠道代理其实和运营代理服务商一样,需要精细化管理,从专业知识、统计报表、合同及对账流程设计、数据统计分析、后台账户管理、应急事件处理等多个方面下沉,同时满足代理客户和源头的各种限制和要求,尽量做到简化他人、细化自身。甚至于必要的时候,出现投放效果问题、清词清榜问题的时候,代理商也需要适当参与其中,加快分析过程、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分析依据。
4、代理关系:
代理关系包含两重关系——外放负责人与渠道代理商之间的关系、渠道代理商与源头的媒体关系,前者是感性的、意味着商务关系中最基础的信任关系将发挥很重要的纽带作用(尤其当出现信息不对称时代理商的表现),后者则会直接影响到突发事件的处理和代理乙方对代理甲方的重视程度。
【经验教训】: ASO代理是个小圈子,确实有许多人情世故,从合众自身的角度来说,合众作为一个ASO渠道代理商,当选择一个媒体源头进行签框式代理的时候,也会考虑和源头主要负责人的熟悉程度和默契程度,更何况代理和代理之间呢?例如2019年**的促销配返和2020年秒赚的低价直签,合众作为代理商一定如实告知给代理客户,划清利益界限、让渡一部分利润,这个行业没有秘密,诚信是维持代理关系的基石。
5、议价能力:
包括代理客户对核代的议价能力,以及核代对源头的议价能力,前者会同时受到双方资金实力、代理关系、拼框需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后者往往在当前情况下已成定局。
【经验教训】:规则,还是规则。价格政策是较为敏感的一环,需要制定一个相对稳定的规则,基于稳定的政策,客户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预期,用低价倾销换来的代理规模伤害的是整个代理秩序,这方面**数据的两个核心代理合众、柚鸥则表现得较为团结一致,挣该挣的钱、勇于对不合理的价格要求说no。
6、垫款账期:
除非拼框,否则不会涉及到押金和配返的垫付(即下一级代理与核代共同承担押金和KPI,共同享受最后的配返),这种情况或许在爱盈利的核代或一代中存在,**目前没有出现有参考意义的案例。
【经验教训】:当ASO走到2020年,我觉得账期反而已经不重要了,如果不是亲兄弟、利益共同体,一般不会愿意全盘垫付,优秀的代理应该去勇于垫付配返、让客户提前享受到规模效应带来的红利、而不是为了充流水去做供应链金融,对于一个综合毛利不足4%的生意,在不谋求上市、不背投资人经营收入指标的情况下,全额垫款是没有太大意义的,意味着不到业务终结的那一刻,你永远不知道这个项目赚不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