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面向过程与面向对象
- 一、面向过程与面向对象
- 二、 类和对象
- 2.1、Java 类及类的成员
- 2.2、类与对象的创建及使用
- 2.3、对象的创建和使用:内存解析
- 三、类的成员之一:属性
- 四、 类的成员之二:方法
- 4.1、类中方法的声明和使用
- 4.2、理解“万事万物皆对象”
- 4.3、对象数组的内存解析
- 4.4、匿名对象的使用
- 4.5、自定义数组的工具类
- 4.6、方法的重载(overload)
- 4.7、可变个数的形参
- 4.8、方法参数的值传递机制(重点!!!)
- 传递基本数据类型
- 传递引用数据类型
- 4.9、递归(recursion)方法
- 五、面向对象特征之一:封装与隐藏
- 5.1、四种权限修饰符的理解与测试
- 5.2、封装性的练习
- 六、 构造器(构造方法)
- 6.1、构造器的理解
- 6.2、总结属性赋值的过程
- 6.3、JavaBean 的使用
- 6.4、UML 类图
- 七、关键字:this 的使用
- 7.1、this 调用属性、方法、构造器
- 八、 关键字:package、import 的使用
- 8.1、关键字—package
- 8.2、MVC 设计模式
- 8.3、关键字—import
- 8.4、import 和 import static的区别
面向过程(POP) 与面向对象(OOP)
- 面向对象: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 三大特性: 封装性, 继承性, 多态性
- 强调具备了功能的对象,以类/对象为最小单位,考虑谁来做。
- 面向过程:Procedure Oriented Programming
- 面向过程:强调的是功能行为,以函数为最小单位,考虑怎么做。
面向对象的思想概述
- 程序员从面向过程的执行者转化成了面向对象的指挥者
-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步骤:
- 根据问题需要,选择问题所针对的现实世界中的实体。
- 从实体中寻找解决问题相关的属性和功能,这些属性和功能就形成了概念世界中的类。
- 把抽象的实体用计算机语言进行描述,形成计算机世界中类的定义。即借助某种程序语言,把类构造成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的数据结构。
- 将类实例化成计算机世界中的对象。对象是计算机世界中解决问题的最终工具。
面向对象的两个要素:
- 类 : 对一类事物的描述,是抽象的、概念上的定义
- 对象 : 是实际存在的该类事物的每个个体,因而也称为实例(instance)
- 可以理解为:类= 抽象概念的人;对象= 实实在在的某个人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重点是类的设计;
- 设计类,其实就是设计类的成员。
Java 代码世界是由诸多个不同功能的类构成的。
常见的类的成员有:
- 属性:对应类中的成员变量
- 行为:对应类中的成员方法
/*
* 一、设计类、其实就是设计类的成员
* Field = 属性 = 成员变量 = 域、字段
* Method = (成员)方法 = 函数
*
* 创建类 = 类的实例化 = 实例化类
*
* 二.类和对象的使用(面向对象思想落地的实现)
* 1.创建类,设计类的成员
* 2.创建类的对象
* 3.通过“对象.属性”或“对象.方法”调用对象的结构
* 三、如果创建类一个类的多个对象,则每个对象都独立的拥有一套类的属性。(非 static 的)
* 意味着:如果我们修改一个对象的属性 a,则不影响另外一个对象属性 a 的值。
*/
//测试类
public class Person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2.创建 Person 类的对象
//创建对象语法:类名对象名= new 类名();
Person p1 = new Person();
//Scanner scan = new Scanner(System.in);
//调用类的结构:属性、方法
//调用属性:“对象.属性”
p1.name = "Tom";
p1.age = 25;
p1.isMale = true;
System.out.println(p1.name);
//调用方法:“对象.方法”
p1.eat();
p1.sleep();
p1.talk("chinese");
//**********************
Person p2 = new Person();
System.out.println(p2.name); //null
System.out.println(p2.isMale);
//**********************
//将 p1 变量保存的对象地址值赋给 p3,导致 p1 和 p3 指向了堆空间中的一个对象实体。
Person p3 = p1;
System.out.println(p3.name);
p3.age = 10;
System.out.println(p1.age); //10
}
}
/*
* 类的语法格式:
* 修饰符 class 类名{
* 属性声明;
* 方法声明;
* }
* 说明:修饰符 public:类可以被任意访问类的正文要用{ }括起来
*/
//1.创建类,设计类的成员
class Person{
//属性:对应类中的成员变量
String name;
int age;
boolean isMale;
//方法:对应类中的成员方法
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吃饭");
}
public void sleep(){
System.out.println("睡觉");
}
public void talk(String language){
System.out.println("人可以说话,使用的是:" + language);
}
}
2.3、对象的创建和使用:内存解析
- 堆(Heap),此内存区域的唯一目的就是存放对象实例,几乎所有的对象实例都在这里分配内存。这一点在 Java 虚拟机规范中的描述是:所有的对象实例以及数组都要在堆上分配。
- 通常所说的栈(Stack),是指虚拟机栈。虚拟机栈用于存储局部变量等。局部变量表存放了编译期可知长度的各种基本数据类型(boolean、byte、char、short、int、float、long、double)、对象引用(reference 类型,它不等同于对象本身,是对象在堆内存的首地址)。方法执行完,自动释放。
- 方法区(MethodArea),用于存储已被虚拟机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
1、案例 1
Person p1= newPerson();
p1.name = "Tom";
p1.isMale = true;
Person p2 = new Person();
sysout(p2.name);//null
Person p3 = p1;
p3.age = 10;
2、案例 2
Person p1= newPerson();
p1.name = "胡利民";
p1.age = 23;
Person p2 = new Person();
p2.age = 10;
/*
* 类中属性的使用
*
* 属性(成员变量) vs 局部变量
* 1.相同点:
* 1.1 定义变量的格式:数据类型 变量名 = 变量值
* 1.2 先声明,后使用
* 1.3 变量都有其对应的作用域
*
* 2.不同点:
* 2.1 在类中声明的位置不同
* 属性:直接定义在类的一对{}内
* 局部变量:声明在方法内、方法形参、构造器形参、构造器内部的变量
*
* 2.2 关于权限修饰符的不同
* 属性:可以在声明属性时,指明其权限,使用权限修饰符。
* 常用的权限修饰符:private、public、缺省、protected
* 目前声明属性时,都使用缺省即可。
* 局部变量:不可以使用权限修饰符。
*
* 2.3 默认初始化值的情况:
* 属性:类的属性,根据其类型,都有默认初始化值。
* 整型(byte、short、int、long):0
* 浮点型(float、double):0.0
* 字符型(char):0(或‘\u0000’)
* 布尔型(boolean):false
*
* 引用数据类型(类、数组、接口):null
*
* 局部变量:没有默认初始化值
* 意味着:在调用局部变量之前,一定要显式赋值。
* 特别地:形参在调用时,赋值即可。例,45 行
*
* 2.4 在内存中加载的位置,亦各不相同。
* 属性:加载到堆空间中(非 static)
* 局部变量:加载到栈空间
*/
public class User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User u1 = new User();
System.out.println(u1.name);
System.out.println(u1.age);
System.out.println(u1.isMale);
u1.talk("俄语");
}
}
class User{
//属性(或成员变量)
String name; //不加 private 即为缺省
public int age; //不加 public 即为缺省
boolean isMale;
public void talk(String language){//language:形参,也是局部变量
System.out.println("我们使用" + language + "进行交流。");
}
public void eat(){
String food = "石头饼"; //石头饼:局部变量
System.out.println("北方人喜欢吃:" + food);
}
}
1、练习1
/*
编写教师类和学生类,并通过测试类创建对象进行测试
Student类
属性:
name:String age:int major:String interests:String
方法:say() 返回学生的个人信息
Teacher类
属性:
name:String age:int teachAge:int course:String
方法:say() 输出教师的个人信息
*/
public class School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tu = new Student();
stu.name = "小明";
stu.age = 16;
Teacher tea = new Teacher();
tea.name = "王老师";
tea.age = 27;
tea.say(stu.name,stu.age);
stu.say(tea.name, tea.age);
}
}
class Student{
String name;
int age;
String major;
String interests;
void say(String name, int age){
System.out.println("这个学生是:"+name+"年龄是:"+age); }
}
class Teacher{
String name;
int age;
String teachAge;
String course;
void say(String name, int age){
System.out.println("这个老师是:"+name+"年龄是:"+age);
}
}
四、 类的成员之二:方法
4.1、类中方法的声明和使用
/*
* 类中方法的声明和使用
*
* 方法:描述类应该具有的功能。
* 比如:Math类:sqrt()\random() \...
* Scanner类:nextXxx() ...
* Arrays类:sort() \ binarySearch() \ toString() \ equals() \ ...
*
* 1.举例:
* public void eat(){}
* public void sleep(int hour){}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public String getNation(String nation){}
*
* 2. 方法的声明:权限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形参列表){
* 方法体
* }
* 注意:static、final、abstract 来修饰的方法,后面再讲。
*
* 3. 说明:
* 3.1 关于权限修饰符:默认方法的权限修饰符先都使用public
* Java规定的4种权限修饰符:private、public、缺省、protected -->封装性再细说
*
* 3.2 返回值类型: 有返回值 vs 没有返回值
* 3.2.1 如果方法有返回值,则必须在方法声明时,指定返回值的类型。同时,方法中,需要使用
* return关键字来返回指定类型的变量或常量:“return 数据”。
* 如果方法没有返回值,则方法声明时,使用void来表示。通常,没有返回值的方法中,就不需要
* 使用return.但是,如果使用的话,只能“return;”表示结束此方法的意思。
*
* 3.2.2 我们定义方法该不该有返回值?
* ① 题目要求
* ② 凭经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 3.3 方法名:属于标识符,遵循标识符的规则和规范,“见名知意”
* 3.4 形参列表:方法名可以声明0个、1个,或多个形参。
* 3.4.1 格式:数据类型1 形参1,数据类型2 形参2,...
*
* 3.4.2 我们定义方法时,该不该定义形参?
* ① 题目要求
* ② 凭经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3.5 方法体:方法功能的体现。
* 4. return关键字的使用:
* 1.使用范围:使用在方法体中
* 2.作业:① 结束方法
* ② 针对于有返回值类型的方法,使用"return 数据"方法返回所要的数据。
* 3.注意点:return关键字后不可声明执行语句。
* 5. 方法的使用中,可以调用当前类的属性或方法。
* 特殊的:方法A中又调用了方法A:递归方法。
* 方法中不能定义其他方法。
*/
public class Customer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ustomer cust1 = new Customer();
cust1.eat();
//测试形参是否需要设置的问题
// int[] arr = new int[]{3,4,5,2,5};
// cust1.sort();
cust1.sleep(8);
}
}
//客户类
class Customer{
//属性
String name;
int age;
boolean isMale;
//方法
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客户吃饭");
return;
//return后不可以声明表达式
// System.out.println("hello");
}
public void sleep(int hour){
System.out.println("休息了" + hour + "个小时");
eat();
// sleep(10);
}
public String getName(){
if(age > 18){
return name;
}else{
return "Tom";
}
}
public String getNation(String nation){
String info = "我的国籍是:" + nation;
return info;
}
//体会形参是否需要设置的问题
// public void sort(int[] arr){
//
// }
// public void sort(){
// int[] arr = new int[]{3,4,5,2,5,63,2,5};
// //。。。。
// }
public void info(){
//错误的
// public void swim(){
//
// }
}
}
1、练习1
创建一个Person类,其定义如下:
public class Person {
String name;
int age;
/*
* sex:1表示为男性
* sex:0表示为女性
*/
int sex;
public void study(){
System.out.println("studying");
}
public void showAge(){
System.out.println("age:" + age);
}
public int addAge(int i){
age += i;
return age;
}
}
测试类
/*
* 要求:
* (1)创建Person类的对象,设置该对象的name、age和sex属性,
* 调用study方法,输出字符串“studying”,
* 调用showAge()方法显示age值,
* 调用addAge()方法给对象的age属性值增加2岁。
* (2)创建第二个对象,执行上述操作,体会同一个类的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
*
*/
public class Person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 p1 = new Person();
p1.name = "Tom";
p1.age = 18;
p1.sex = 1;
p1.study();
p1.showAge();
int newAge = p1.addAge(2);
System.out.println(p1.name + "的年龄为" + newAge);
System.out.println(p1.age); //20
//*******************************
Person p2 = new Person();
p2.showAge(); //0
p2.addAge(10);
p2.showAge(); //10
p1.showAge(); //20
}
}
2、练习2
/*
* 2.利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设计类Circle计算圆的面积。
*/
//测试类
public class Circle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ircle c1 = new Circle();
c1.radius = 2.1;
//对应方式一:
// double area = c1.findArea();
// System.out.println(area);
//对应方式二:
c1.findArea();
//错误的调用
double area = c1.findArea(3.4);
System.out.println(area);
}
}
//圆:3.14*r*r
class Circle{
//属性
double radius;
//圆的面积方法
//方法1:
// public double findArea(){
// double area = 3.14 * radius * radius;
// return area;
// }
//方法2:
public void findArea(){
double area = Math.PI * radius * radius;
System.out.println("面积为:" + area);
}
//错误情况:
public double findArea(Double r){
double area = 3.14 * r * r;
return area;
}
}
4.2、理解“万事万物皆对象”
- 在Java语言范畴中,我们都将功能、结构等封装到类中,通过类的实例化,来调用具体的功能结构。
- Scanner,String等
- 文件:File
- 网络资源:URL
- 涉及到Java语言与前端html、后端的数据库交互时,前后端的结构在Java层面交互时,都体现为类、对象。
/*引用类型的变量,只可能存储量两类值:null或地址值(含变量类型)*/
Student[] stus= newStudent[5];
stus[0] = new Student();
sysout(stus[0].state);//1
sysout(stus[1]);//null
sysout(stus[1].number);//异常
stus[1] = new Student();
sysout(stus[1].number);//0
class Student{
int number;//学号
int state = 1;//年级
int score;//成绩
}
/*
* 三、匿名对象的使用
* 1.理解:我们创建的对象,没有显示的赋值给一个变量名。即为匿名对象。
* 2.特征:匿名对象只能调用一次。
* 3.使用:如下
*/
public class Instance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hone p = new Phone();
// p = null;
System.out.println(p);
p.sendEmail();
p.playGame();
//匿名对象
// new Phone().sendEmail();
// new Phone().playGame();
new Phone().price = 1999;
new Phone().showPrice(); //0.0
//*******************************
PhoneMall mall = new PhoneMall();
// mall.show(p);
//匿名对象的使用
mall.show(new Phone());
}
}
class PhoneMall{
public void show(Phone phone){
phone.sendEmail();
phone.playGame();
}
}
class Phone{
double price; //价格
public void sendEmail(){
System.out.println("发邮件");
}
public void playGame(){
System.out.println("打游戏");
}
public void showPrice(){
System.out.println("手机价格为:" + price);
}
}
4.5、自定义数组的工具类
1、工具类
/*
* 自定义数组工具类
*/
public class ArrayUtil {
// 求数组的最大值
public int getMax(int[] arr) {
int maxValue = arr[0];
for (int i = 1; i
关注
打赏
最近更新
- 深拷贝和浅拷贝的区别(重点)
- 【Vue】走进Vue框架世界
- 【云服务器】项目部署—搭建网站—vue电商后台管理系统
- 【React介绍】 一文带你深入React
- 【React】React组件实例的三大属性之state,props,refs(你学废了吗)
- 【脚手架VueCLI】从零开始,创建一个VUE项目
- 【React】深入理解React组件生命周期----图文详解(含代码)
- 【React】DOM的Diffing算法是什么?以及DOM中key的作用----经典面试题
- 【React】1_使用React脚手架创建项目步骤--------详解(含项目结构说明)
- 【React】2_如何使用react脚手架写一个简单的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