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Redis是典型的键值数据库,所以今天,我准备手把手地带你构建一个简单的键值数据库。为啥要这么做呢?
还记得我在开篇词说过吗?Redis本身比较复杂,如果我们一上来就直接研究一个个具体的技术点,比如“单线程”“缓存”等,虽然可以直接学习到具体的内容,甚至立马就能解决一些小问题,但是这样学,很容易迷失在细枝末节里。
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更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先建立起“系统观”。这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要深入理解和优化Redis,就必须要对它的总体架构和关键模块有一个全局的认知,然后再深入到具体的技术点。这也是我们这门课坚持的一种讲课方式。
我相信,经过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在实践中定位和解决问题时,就会轻松很多,而且你还可以把这个学习方式迁移到其他的学习活动上。我希望你能彻底掌握这个学习思路,让自己的学习、工作效率更高。
说远了,还是回到我们今天的课程主题上。今天,在构造这个简单的键值数据库时,我们只需要关注整体架构和核心模块。这就相当于医学上在正式解剖人体之前,会先解剖一只小白鼠。我们通过剖析这个最简单的键值数据库,来迅速抓住学习和调优Redis的关键。
我把这个简单的键值数据库称为SimpleKV。需要注意的是,GitHub上也有一个名为SimpleKV的项目,这跟我说的SimpleKV不是一回事,我说的只是一个具有关键组件的键值数据库架构。
好了,你是不是已经准备好了,那我们就一起来构造SimpleKV吧。
开始构造SimpleKV时,首先就要考虑里面可以存什么样的数据,对数据可以做什么样的操作,也就是数据模型和操作接口。它们看似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