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Redis,我们的脑子里马上就会出现一个词:“快。”但是你有没有想过,Redis的快,到底是快在哪里呢?实际上,这里有一个重要的表现:它接收到一个键值对操作后,能以微秒级别的速度找到数据,并快速完成操作。
数据库这么多,为啥Redis能有这么突出的表现呢?一方面,这是因为它是内存数据库,所有操作都在内存上完成,内存的访问速度本身就很快。另一方面,这要归功于它的数据结构。这是因为,键值对是按一定的数据结构来组织的,操作键值对最终就是对数据结构进行增删改查操作,所以高效的数据结构是Redis快速处理数据的基础。这节课,我就来和你聊聊数据结构。
说到这儿,你肯定会说:“这个我知道,不就是String(字符串)、List(列表)、Hash(哈希)、Set(集合)和Sorted Set(有序集合)吗?”其实,这些只是Redis键值对中值的数据类型,也就是数据的保存形式。而这里,我们说的数据结构,是要去看看它们的底层实现。
简单来说,底层数据结构一共有6种,分别是简单动态字符串、双向链表、压缩列表、哈希表、跳表和整数数组。它们和数据类型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String类型的底层实现只有一种数据结构,也就是简单动态字符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