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讲 HTTP 协议的时候,我们严格遵循了 HTTP 的“请求 - 应答”模型,协议中只有两个互相通信的角色,分别是“请求方”浏览器(客户端)和“应答方”服务器。
今天,我们要在这个模型里引入一个新的角色,那就是HTTP 代理。
引入 HTTP 代理后,原来简单的双方通信就变复杂了一些,加入了一个或者多个中间人,但整体上来看,还是一个有顺序关系的链条,而且链条里相邻的两个角色仍然是简单的一对一通信,不会出现越级的情况。
链条的起点还是客户端(也就是浏览器),中间的角色被称为代理服务器(proxy server),链条的终点被称为源服务器(origin server),意思是数据的“源头”“起源”。
代理服务“代理”这个词听起来好像很神秘,有点“高大上”的感觉。
但其实 HTTP 协议里对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描述,它就是在客户端和服务器原本的通信链路中插入的一个中间环节,也是一台服务器,但提供的是“代理服务”。
所谓的“代理服务”就是指服务本身不生产内容,而是处于中间位置转发上下游的请求和响应,具有双重身份:面向下游的用户时,表现为服务器,代表源服务器响应客户端的请求;而面向上游的源服务器时,又表现为客户端,代表客户端发送请求。
还是拿上一讲的“生鲜超市”来打个比方。
之前你都是从超市里买东西,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