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我们开始进入全新的“安全篇”,聊聊与安全相关的 HTTPS、SSL、TLS。
在14中,我曾经谈到过 HTTP 的一些缺点,其中的“无状态”在加入 Cookie 后得到了解决,而另两个缺点——“明文”和“不安全”仅凭 HTTP 自身是无力解决的,需要引入新的 HTTPS 协议。
为什么要有 HTTPS?简单的回答是“因为 HTTP 不安全”。
由于 HTTP 天生“明文”的特点,整个传输过程完全透明,任何人都能够在链路中截获、修改或者伪造请求 / 响应报文,数据不具有可信性。
比如,前几讲中说过的“代理服务”。它作为 HTTP 通信的中间人,在数据上下行的时候可以添加或删除部分头字段,也可以使用黑白名单过滤 body 里的关键字,甚至直接发送虚假的请求、响应,而浏览器和源服务器都没有办法判断报文的真伪。
这对于网络购物、网上银行、证券交易等需要高度信任的应用场景来说是非常致命的。如果没有基本的安全保护,使用互联网进行各种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就根本无从谈起。
对于安全性要求不那么高的新闻、视频、搜索等网站来说,由于互联网上的恶意用户、恶意代理越来越多,也很容易遭到“流量劫持”的攻击,在页面里强行嵌入广告,或者分流用户,导致各种利益损失。
对于你我这样的普通网民来说,HTTP 不安全的隐患就更大了,上网的记录会被轻易截获,网站是否真实也无法验证,黑客可以伪装成银行网站,盗取真实姓名、密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威胁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总的来说,今天的互联网已经不再是早期的“田园牧歌”时代,而是进入了“黑暗森林”状态。上网的时候必须步步为营、处处小心,否则就会被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