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网络
  • 1浏览

    0关注

    880博文

    0收益

  • 0浏览

    0点赞

    0打赏

    0留言

私信
关注
热门博文

【TCP/IP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总结

CodeAllen嵌入式编程 发布时间:2020-04-27 22:53:56 ,浏览量:1

【TCP/IP (计算机网络)】 数据链路层

作者 CodeAllen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目录
    • 概念
    • 点对点信道(点对点的通信方式)
      • 1.封装成帧
      • 2.透明传输
        • 字节填充
      • 3.差错检测
    • 广播信道
    • 参考文献

概念

数据链路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二层,介乎于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其最基本的服务是将源自网络层来的数据可靠地传输到相邻节点的目标机网络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对点信道(点对点的通信方式)

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1.封装成帧

怎么封装? MTU就是帧的数据部分的最大长度,也就是IP数据报的最大长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界定帧的方法就是使用特殊的真界定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透明传输

传送的帧是文本文件时,数据不会出现SOH或者EOT这样的帧定界符,不管从键盘输入什么字符都可以传输过去,这样的传输就是透明传输 但是有非ASCII码的文本时,可能会出现数据丢失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字节填充

在发送端的数据链路层数据中出现控制字符SOH或者EOT的前边插入一个转子字符ESC(十六进制1B,二进制0001101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差错检测

通信链路不是理想的,传输过程中可能产生差错

差错控制分为两种不同的策略:

纠错码:每个传输的分组带上足够的冗余信息,接收端能发现并自动纠正差错。

检测码:分组包含能够发现差错的冗余信息,接收端能够发现差错。

由于纠错码实现比较复杂,检测码虽然不能纠错,但是足够简单,能够检测出差错,配合重传机制即可。所以广泛采用检测码。

常用的检错技术有循环冗余检验CRC

广播信道

使用一对多的广播通信方式,过程因此比较复杂,需要专用的共享信道协议来协调这些主机的数据发送。

参考文献

[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六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北京,2013:65.

关注
打赏
1665938897
查看更多评论
立即登录/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0.03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