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漏洞概述
- 漏洞概述
- 攻击流程
- 常见类型
- Xss漏洞形成的原因
- 渗透测试流程
- Tips:
- 摘抄
- ⅩSS漏洞一直被评估为web漏洞中危害较大的漏洞,在 OWASP TOP10的排名中一直属于前三的江湖地位。
- ⅩSS是一种发生在Web前端的漏洞,所以其危害的对象也主要是前端用户
- XSS漏洞可以用来进行钓鱼攻击、钓鱼攻击、前端s挖矿、用户 cookie获取。甚至可以结合浏览器自身的漏洞对用户主机进行远程控制等
危害:存储型>反射型>DoM型 ● 反射型 交互的数据一般不会被存在在数据库里面,一次性,所见即所得,一般出现在查询类页面等 ● 存储型 交互的数据会被存在在数据库里面,永久性存储,一般出现在留言板,注册等页面 ● DoM型 不与后台服务器产生数据交互,是一种通过DOM操作前端代码输出的时候产生的问题,一次性也属于反射型。
Xss漏洞形成的原因形成XSS漏洞的主要原因是程序对输入和输出的控制不够严格,导致“精心构造”的脚本输入后,在输到前端时被浏览器当作有效代码解析执行从而产生危害。
渗透测试流程1、在目标站点上找到输入点,比如查询接口,留言板等 2、输入一组“特殊字符+唯一识别字符”,点击提交后,查看返回的源码,是否有做对应的处理 3、通过搜索定位到唯一字符,结合唯一字符前后语法确认是否可以构造执行js的条件(构造闭合) 4、提交构造的脚本代码(以及各种绕过姿势),看是否可以成功执行,如果成功执行则说明存在XSS漏洞
Tips:1、一般査询接口容易岀现反射型XSS,留言板容易岀现存储型XSS 2、由于后台可能存在过滤措施,构造的scriρt可能会被过滤掉,而无法生效或者环境限制了执行(浏览器); 3、通过变化不同的 script,尝试绕过后台过滤机制
摘抄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太阳强烈,水波温柔。
——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