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postman
  • 1浏览

    0关注

    265博文

    0收益

  • 0浏览

    0点赞

    0打赏

    0留言

私信
关注
热门博文

一文解决Postman 接口自动化测试

可可爱爱的程序员 发布时间:2021-12-24 16:45:26 ,浏览量:1

 前言

本文适合已经掌握 `Postman` 基本用法的读者,即对接口相关概念有一定了解、已经会使用 `Postman` 进行模拟请求等基本操作。

工作环境与版本:

  * Window 7(64位)

  * Postman (Chrome App v5.5.3)

 _P.S. 不同版本页面 UI 和部分功能位置会有点不同,不过影响不大。_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如果要达到自动化接口测试效果,在基本的模拟请求上还需要做哪些呢?

我粗略概括为 3 个问题( _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更多补充建议_ ):

1\. 如何判断接口是否请求成功?  

2\. 如何进行接口批量、定期测试?  

3\. 如何处理依赖接口问题(比如商品下单的接口必须要求先登录)?

所以,接下来就主要分为 3 个部分,介绍如何解决这 3 个问题。

### 1 接口结果判断

首先,既然是自动化测试,那么我们肯定需要通过工具 `Postman` 或者代码,帮我们直接判断结果是否符合预期。那么在接口测试上,大体就两个思路:

1.  判断请求返回的 `code` 是否符合预期

2.  判断请求返回的内容中是否包含预期的内容(关键字)

接下来我们看看如何利用 `Postman` 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 1.1 功能区

在 `Postman` 中相关的功能在非常显眼的地方,`Tests` 功能的使用需要我们有一定的编程语言基础,目前支持的脚本语言即为

`JavaScript` 。但比较好的一点是,我们不需要再去考虑上下文问题以及运行环境的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只需要在这边完成结果逻辑判断的代码块即可。  

而 `Postman` 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常用的代码模板,在 `Tests` 面板右边的 `SNIPPETS` 功能区中,所以对 `JavaScript`

不大了解问题也不大。代码编写相关将在下文进行具体介绍。

#### 1.2 脚本相关

先看上图的代码部分,我们可以发现 `responseCode` 、 `responseBody` 和 `tests` 三个变量(可直接使用) :

  * `responseCode` :包含请求的返回的状态信息(如:code)。

  * `responseBody`:为接口请求放回的数据内容(类型为字符串)。

  * `tests` :为键值对形式,用于表示我们的测试结果是成功与否,最终展示在 `Test Results` 中。

  * key :(如:code 200)我们可以用来当做结果的一个描述。

  * value:其值为布尔型,`ture` 表示测试通过, `false` 表示测试失败。

所以上述代码应该不难理解了,而有了返回结果的数据以及表示结果成功与否的方式,那么我们“接口结果判断”的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了。

另外还有几个比较常用的:

  * `responseTime` :请求所耗时长

  * `postman` :可以做的比较多,比如

    * 获取返回数据的头部信息:  

`postman.getResponseHeader("")`

    * 设置全局变量:  

`postman.setGlobalVariable("variable_key", "variable_value");`

更多功能可以查看官方文档。

#### 1.3 代码模板

`Postman` 在 `SNIPPETS` 功能区中为我们提供的代码模板已经能解决大部分情况了,以下先挑几个跟结果判断相关的进行讲解:

 **Status code : Code is 200**

     //根据返回的 Code 判断请求情况   

    tests["Status code is 200"] = responseCode.code === 200;    

 **Response body: Contains string**

     //判断返回的内容中是否存在“关键字”。(tests 的 key 可修改,将不再强调)    

    tests["Body matches string"] = responseBody.has("这里可以改为你要判断的关键字内容");      

    //如上文提到的:  

    //判断结果中是否存在 access_token 关键字  

    tests["has access_token"] = responseBody.has("access_token");  

 **Response body: is equal to string**

     //判断返回内容是否跟预期完全相等。  

    tests["Body is correct"] = responseBody === "这里可以改为你的预期内容";  

 **Response body: JSON value check**

     //上文提到,responseBody 为字符串类型,支持转为 Json 格式  

    var jsonData = JSON.parse(responseBody);  

    tests["Your test name"] = jsonData.value === 100;  

 **Response time is less than 200ms**

     //判断请求时长是否小于200ms ,具体时长按情况自定义  

    tests["Response time is less than 200ms"] = responseTime < 200;  

以上介绍的这些基本已经足够完成对单一接口的测试了,但我们知道如果没有批量、定时任务, 那么这些都将毫无意义,所以继续 …

### 2 集合(批量)测试

想要进行接口的批量测试、管理,那么我们需要将待测试的接口全部都保存到同一个集合`(Collections)`中,你可以认为就是保存到同一个文件夹中。先看看

`Postman` 中的操作步骤: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得到一个待测的接口集合,为了简化情况,我这边每个接口成功与否的条件都是用 `code` 是否为 200 来判断:  

    tests["Status code is 200"] = responseCode.code === 200;  

#### 2.1 批量执行

以上准备就绪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批量运行接口进行测试了:

点击`Run` 后,会新打开一个页面:  

  * `Environment` :用于切换接口运行的环境,这里先不管,后面再讲

  * `Iteration` :用于设置接口一共要运行的次数。

  * `Delay` : 设置每次运行接口之间的时间间隔,单位为毫秒。

  * `Data File` : 上传测试数据文件 (下文单独讲)

#### 2.2 变化的参数数据

我们已经了解了,如何让多个接口循环运行多次,但是现在有个问题,按目前这个步骤,每次运行时接口的参数都是一样的,那么就算我们运行个100次、1000次意义也不大。

先看看我们写好的一个登录功能的接口:

#### 使用变量  

现在登录的账号和密码参数都是写死的,也就是不过我们执行多少次,都是拿这个账号去测试。那么如果想要测试账号密码参数使用其它值有没有异常怎么办呢?(

想要每次都手动改的可以跳过这部分 /手动滑稽)这里我们先简单讲一下在 `Postman` 中使用如何“变量”,如下图:

引用一个变量的语法:{{变量名}}, 图中可以看到,我们将账户和密码字段的参数值都设置为变量:`{{username}} 、{{password}}`

。修改完直接点击运行 `(Send)` 当然是不行的,因为目前这两个变量还未被赋值,不过我们可以在 `Pre-request Script`

面板中进行赋值操作:  

#### Pre-request Script

`Pre-request Script` 与 `Tests` 类似,区别在于:`Pre-request Script`

中的脚本是在执行请求之前运行,而`Tests` 中的脚本则是在请求完成之后执行。所以,我们可以在 `Pre-request Script`

功能区中用脚本先个上面两个变量进行赋值,如:

    //设置全局变量  

    postman.setGlobalVariable("username", "test1");  

    postman.setGlobalVariable("password", "123456");  

但是用 `Pre-request Script`

进行赋值操作仍然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因为按照这种写法,不论运行多少次其实都还是用固定(写死)的数据进行测试。当然既然是脚本语言,也会有更灵活的用法,这边先不将。

#### 测试数据集

接下来我们讲讲 `Data File` , 在运行集合前的这个选项就是用来上传测试数据(文件)以赋值给相应变量的。我们先以 `CSV` 格式的测试数据为例:       

username,password  

        test1,123456  

        test2,222222  

        test3,123456  

        test4,444444  

数据格式类似表格,第一行表示对应的变量名,下面 4 行表示 4 组账号密码数据(其中两组为正确数据) ,我们保存一份内容为上述示例数据后缀名为`.csv`

的文件后,再次开始测试看看效果,我们选择运行次数为 4 (对应 4 组测试数据)、选择对应的 `CSV`

文件运行后,可以看到我们的结果确实如我们的预期。接口 `Request` 运行的结果为两次成功两次失败,也就是每一次运行都赋值了不同的账号密码的测试数据

(在最新的桌面客户端版本中可以看到每次具体的请求情况,这边就不再细说了)。

如果使用 `Json` 文件的话,那么格式如下:

        [  

          {  

            "username": "test1",  

            "password": "123456"  

          },  

          {  

            "username": "test2",  

            "password": "222222"  

          },  

          {  

            "username": "test3",  

            "password": "123456"  

          },  

          {  

            "username": "test4",  

            "password": "444444"  

          }  

        ]  

#### 2.3 定期任务

`Postman` 提供了一个 `Monitors` (监视器)功能,支持我们提交一个测试任务,按照设置的定时器进行运行,如每小时测试一次,具体操作如下:

### 3 请求依赖问题  

讲完接口结果判断和集合批量测试后,我们再来看看比较复杂的情况,即依赖请求问题,比如我们的购物下订单接口要求必须先登录后才可访问。但大部分依赖问题其实本质上就是一个接口间数据传递的问题,比如调用登录接口后返回一个标识,假设为

`token` ,那么我们请求下订单接口时只要一起携带 `token` 参数进行请求即可。所以,问题变为:

  * 保证接口调用顺序

  * 将接口A返回的数据传递给后续的接口B、C、D

#### 3.1 接口执行顺序

首先,说明一下,接下来说的接口都是默认属于同一个集合 `(Collections)` 中的。

还是以我们上文中创建好接口集合为例,如果你有注意我们执行批量测试的结果,就会发现接口的执行顺序其实就是按照这边目录中的顺序(从上到下),即:

`Request1 -> Request2 -> Request3`。

> 这边接口名字可能有点误导性,所以再强调一下:按目录中从上到下的顺序执行 (与字典排序无关)

所以有了这个默认的执行顺序后,那么我们便可以把需要优先执行的接口放前面即可,比如把“登录接口”放在第一个。

#### 3.1.2 自定义执行顺序

当然,如果只有默认的一个执行顺序的话,通常没法满足我们复杂的业务需求,所以 `Postman`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函数:`postman.setNextRequest("填写你要跳转的接口名")` ,支持我们跳转到指定接口继续执行,举个例子:

我们在运行完 `Request1` 接口成功后,不需要再运行 `Request2` 而是直接跳至 `Request3` ,那么我可以在 `Request1`

接口的 `Tests` 功能区中执行跳转代码,如:

这里需要注意几点:  

1. `postman.setNextRequest()` 只在运行集合测试的时候生效,也就是说我们单独运行 `(Send)` 接口`Request1` 时,函数是不起作用的。  

2\. 当我们运行集合测试成功从 `Request1 -> Request3` 后,如果 `Request3`

后面还有接口,那么后面的接口仍然继续按默认顺序执行,即图中的接口 `Request4` 仍会被执行。  

3\. 指定的跳转接口必须属于同一个集合中。  

4. `setNextRequest()` 函数不管在 `Tests` 脚本中何处被调用,它都只在当前脚本最后才被真正执行。比如我们将图中的第二行与第一行互调后,那么在运行跳转函数后第二行代码仍会被执行。

所以,利用 `setNextRequest()` 函数,我们便可以按照条件跳过不必要的接口,或者建立我们自己的一个逻辑测试。

#### 3.2 数据传递

在讲数据传递前,先聊聊 `Postman` 中全局变量、环境切换的使用。

#### 3.2.1 全局变量

全局变量的概念其实我们在上文中讲 `Pre-request Script`

时有简单提到,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脚本代码来设置全局变量,我们可以看看运行上文的脚本后的效果:

我们可以看到运行后,`username` 和 `password`

两个变量已经被成功保存下来,那么我们在任意接口中便都可以通过变量引用的语法如:`{{username}}` 来使用它们。

另外,`Postman` 不仅支持代码设置全局变量的方式,它还支持可视化操作:

进入对应界面后,便可直接进行管理:

#### 3.2.2 多环境区分与切换

通常情况下,我们的接口都会分为测试版本和线上版本(或者更多),而他们的区别可能仅是 `ULR` 不同,那么全局变量便不大合适解决这个问题。

#### 参数的创建

可能你已经注意到,上图中我已经建有几个不同环境的参数“集合”了,再看一下:

我在每个环境中都创建了一个 `host` 参数,如:

当然,我们的环境参数也可以通过脚本的方式来进行设置,函数为:

    //注意,该参数只添加到你当前选择的环境的“参数集”中  

    postman.setEnvironmentVariable("variable_key", "variable_value");  

#### 使用与切换

环境“参数集” 中的参数使用方式和全局变量一致,如图中 `{{host}}` ,不同环境的切换见下图:

#### 3.3 解决依赖问题  

掌握以上的预备知识后,我们开始看看如何用 `Postman` 解决存在依赖关系的接口测试。

#### 假设场景

我们的接口 `Request1` 为登录接口,登录成功将会返回一个 `access_token` 字段作为标识(已实现)。那么假设接口 `Request3`

为一个下订单的接口,需要携带登录返回的 `access_token` 才能正常访问。

#### 思路

1\. 保证 `Request1` 在 `Request3` 之前被运行  

2\. 将 `Request1` 返回的 `access_token` 的值添加到环境变量"参数集"中。  

3. `Request3` 在请求时引用 `access_token` 的值

> 将返回值存在 “全局变量” 或者 “环境变量” 中,视具体业务情况而定,该例中 `access_token`

> 的值是与环境有关的,所以这里选择使用环境变量集存储。

#### Postman 中的操作

1\. 我们目录中已保证 `Request1` 接口优先执行  

2. `Request1` 中 `Tests` 的代码情况:   

 if(responseCode.code === 200 && responseBody.has("access_token")){  

        //如果 code 为 200, 并且返回的数据中存在 access_token 关键字,则认为登录成功  

        tests["login"] = true;  

        //将返回的内容转为 json 格式,并且取到 access_token 内容,添加到环境变量中  

        var jsonData = JSON.parse(responseBody);  

        //access_token的取值方式视具体的 json 数据结构而定  

        postman.setEnvironmentVariable("token",jsonData.result.access_token);    

        //跳转到 Request3 接口  

        postman.setNextRequest("Request3")  

    }else{  

        tests["login"] = false;  

        //登录失败,可以选择跳转到对应失败后的处理接口进行测试  

        //postman.setNextRequest("Other Request")  

    }  

3\. 在接口 `Request3` 中使用变量 `token` :

    > 我这边是将 `token` 放在头部信息中, 具体使用方式时接口参数规则而定。  

#### 运行并查看结果

运行集合测试,可以看到我们结果符合我们的预期,`Request1` 和 `Request3` 通过测试,`Request2` 被跳过,`Request4`

仍被执行。Done…

 

更多软件测试与测试开发的进阶技术,知识点涵盖web自动化测试 app自动化测试、接口自动化测试、测试框架、性能测试、安全测试、持续集成/持续交付/DevOps,测试左移、测试右移、精准测试、测试平台开发、测试管理等内容,课程技术涵盖bash、pytest、junit、selenium、appium、postman、requests、httprunner、jmeter、jenkins、docker、k8s、elk、sonarqube、jacoco、jvm-sandbox等相关技术,全面提升测试开发工程师的技术实力,感兴趣的话可以找我哦,关注我后台私信666点击链接找我获取。

 

关注
打赏
1656598245
查看更多评论
立即登录/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0.048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