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今年裸辞的都特别难。
在各大网络平台随处可见网友裸辞后的哀叹声,有后悔裸辞的、有焦虑迷茫的、还有一直找不到工作就快撑不下去的。
因此当我的一个朋友跟我说起他想裸辞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告诉他:不要裸辞,三思而行。
但他最后依旧选择了裸辞,出乎意料的是,他很快就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
这让我不禁思考一个问题:今年就业环境虽然不好,但是否就意味着一定不能裸辞?如果可以裸辞,那什么样的人适合裸辞?
为何这么多人想裸辞?
根据谷雨实验室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复工后想裸辞的人群数量开始攀升。
有裸辞想法的人越来越多,似乎大家并没有被糟糕的求职环境所吓到,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多人想裸辞?
而说起裸辞的原因,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有吐槽领导恶心的,有埋怨公司不公的,有感叹工作没意义的,有抱怨工作太累加量不加价的……
每天一进公司大门,就开始了“痛苦——忍耐——自我安慰——痛苦”的循环,陷入无尽的内耗之中。
总结就是:当一份工作带来的痛苦,远远大于其裸辞后焦虑迷茫所导致的痛苦,裸辞的想法自然会在脑海中占据上风。
今年真的不能裸辞?
今年工作的确不好找,但是否可以裸辞并不完全看大环境。
同样的求职环境和时间节点下,有的人裸辞后几个月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有的人裸辞后一周内就搞定了工作。
而同样是找不到工作,有的人待业几个月心态依旧良好,不找到合适的绝不罢休;而有的人待业一个多月就心态崩了,要么浑浑噩噩自暴自弃,要么随便找个工作先干着,完全偏离了自己的职业规划。
因此,不是某个环境、某个时间段不适合裸辞,而是有的人不适合裸辞。
那什么样的人适合裸辞?
是否适合裸辞,主要在于个人是否做好了裸辞前的准备,毕竟裸辞有风险,如果毫无准备,那无异于是在拿自己的人生随意下注。
裸辞需要什么准备?
根据我自己和周边朋友裸辞的经验来看,是否可以裸辞,主要看你有没有做好这三项准备:规划准备、经济准备和心理准备。
1.规划准备所谓规划准备,主要有两点:
一、理清你要裸辞的真正原因,是为了追求什么还是为了逃避什么? 二、规划好你下一份工作的目标,你到底想要做什么样的工作?想去的公司必须要满足怎样的条件?如果你想不清楚以上两个问题,或者你压根就没有考虑这两个问题,那生活会很快给你一个教训:你在上家公司吃不了的亏,在别的地方同样会换着花样让你吃。
搞清楚「自己为什么要离开,将要到哪儿去」是裸辞路上的第一步。
裸辞真的有风险,在如今这个环境下风险尤其大。
就算你的能力非常出众,也无法保证百分百能进入自己想去的公司,毕竟有萝卜不一定有坑,有坑也不一定非你不可。
所以,待业就成了大概率事件。
不管你待业多久,一周也好、一月也行、一年也罢,总之是要吃喝拉撒啃老本的,因此适当的经济储备就显得非常必要。
如果你对自己的现金流状况毫无概念,银行里的存款少到让你担心自己吃了上顿没下顿,那还是别提裸辞了。
裸辞就是在以巨大的经济资源来换取一个新的开始的可能。 你不仅要能付的起明面上的代价,你还得承担因此而来的机会成本。
究竟多少储蓄才能撑得起一次裸辞呢?
假设你每月维持基本生存开销需要3000元,能在3个月内找到新工作就算不错,那么你需要准备的资金就是3000×3×2=18000元。
之所以要乘以2,是因为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也许在此期间你不得不换一部手机,或者不幸进了一次医院,又或者超过3个月都还没找到工作。
所以,最好准备至少6个月的生活开销,这是你裸辞后最大的底气。 这也会直接影响到接下来要讲的心理准备。
3.心理准备裸辞最难的不是长时间找不到工作,而是待业期间和自己内心的交战。
怎么办?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工作?
这么多次面试都失败了,明天的面试估计也没多大希望吧。
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辞职。
唉,要是实在找不到工作,回老家务农算了。
可一想到回老家后邻居们的指指点点,唉,好难啊
要不随便找个工作先应付着得了……
如果心理准备不够,就很有可能会在和内心的交战中宣告失败,也就是陷入心态崩溃、情绪炸裂、颓废无助的漩涡之中。
心态要是稳不住,职场路也就很难走得稳了。 在裸辞之前就提前给自己打预防针,给自己限定一个求职时间,并制定一个后备计划,要是超过时间仍没找到工作,该怎么办?
当一切都还在你的计划之内时,这种对生活的掌控感将是你稳住心态的最大助力。
裸辞就像赌博,做足了准备再裸辞,这叫看牌下注;毫无准备就裸辞,这叫不看牌就梭哈。
裸辞有风险,下注需谨慎。
文末分享:这下面有我学习整理出来的自动化测试资料、大厂面试…待你来领取~ 见公众号:【伤心的辣条】愿你我都有所获…
合理利用自己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来学习提升自己,不要再用"没有时间“来掩饰自己思想上的懒惰!趁年轻,使劲拼,给未来的自己一个交代!
我的测试学习交流群:902061117 群里有技术大牛一起交流分享~
原文不易呀,眼睛都留眼泪了!麻烦伸出发财小手点个赞,感谢您的支持,你的点赞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