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学习随笔记,属于【扩展讨论】初学者可以围观看看,看不懂也没关系。
goto语句也称为 无条件转移语句,其一般格式如:
goto 语句标号;
其中语句标号是标识符规定书写的符号, 放在某一语句行的前面,标号后半角冒泡“:”。语句标号起标识语句的作用,与 goto 语句配合使用。
GOTO语句使程序的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不一致,从而使程序难以理解,难以查错。 有人认为GOTO语句使用起来比较灵活,而且有些情形能提高程序的效率。 1974年,D·E·克努斯对于GOTO语句争论作了全面公正的评述,其基本观点是:不加限制地使用GOTO语句,特别是使用往回跳的GOTO语句,会使程序结构难于理解,在这种情形,应尽量避免使用GOTO语句。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为了提高程序的效率,同时又不至于破坏程序的良好结构,有控制地使用一些GOTO语句也是必要的。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在有些情形,我主张删掉GOTO语句;在另外一些情形,则主张引进GOTO语句。” 后来,G·加科皮尼和C·波姆从理论上证明了:任何程序都可以用顺序、分支和重复结构表示出来。这个结论表明,从高级程序语言中去掉GOTO语句并不影响高级程序语言的编程能力,而且编写的程序的结构更加清晰。 goto语句的结果:
在C/C++等高级编程语言中保留了goto语句,但被建议不用或少用。在一些更新的高级编程语言,如Java不提供goto语句,它虽然指定goto作为关键字,但不支持它的使 用,使程序简洁易读;尽管如此后来的c#还是支持goto语句的,goto语句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保证程序存在唯一的出口,避免了过于庞大的if嵌套。 可以考虑使用goto的情形:
- 1.从多重循环中直接跳出 ;
- 2. 出错时清除资源;
- 3.可增加程序的清晰度的情况。
不加限制地使用goto:
破坏了清晰的程序结构,使程序的可读性变差,甚至成为不可维护的"面条代码"。经常带来错误或隐患,比如它可能跳过了某些对象的构造、变量的初始化、重要的计算等语句。 goto语句问题的提出直接推动了结构化程序设计(structured programming)的思想和程序设计方法学的诞生和发展。
-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引入了工程思想和结构化思想,使大型软件的开发和编程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主要原则可以概括为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限制使用goto语句。
下列关于使用goto语句的原则可以供读者参考。
- 1) 使用goto语句只能goto到同一函数内,而不能从一个函数里goto到另外一个函数里。
- 2) 使用goto语句在同一函数内进行goto时,goto的起点应是函数内一段小功能的结束处,goto的目的label处应是函数内另外一段小功能的开始处。
- 3) 不能从一段复杂的执行状态中的位置goto到另外一个位置,比如,从多重嵌套的循环判断中跳出去就是不允许的。
- 4)应该避免像两个方向跳转。这样最容易导致"面条代码"。
举个栗子:输入整数金额(0-10元),计算兑换为各几张1角、2角、5角。
运行结果:
源码如下:
#include
int main()
{
int x;
int one, two, five;
printf("请输入需要兑换的(0-10)金额:");
scanf("%d", &x);
for ( one = 1; one < x*10; one++ ) {
for ( two = 1; two < x*10/2; two++ ) {
for ( five = 1; five < x*10/5; five++ ) {
if ( one + two*2 + five*5 == x*10 ) {
printf("可以用%d个1角加%d个2角加%d个5角得到%d元\n",
one, two, five, x);
break;
}
}
}
}
return 0;
}
假设只需要得到一个兑换金额的方案,也就是想让在第一次printf输出,直接跳出循环时,这时,除了使用if语句,也可以使用goto语句。
(1)使用if语句,依次跳出每个for循环体,最终跳出循环:
(1)使用goto语句,直接定位跳出循环体:
简而言之,goto语句可能会破坏程序的结构性,理解善待goto, 谨慎运用goto。
(参考资料:百度https://baike.baidu.com/item/goto%E8%AF%AD%E5%8F%A5/7603004?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