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试软件测试时总是会被面试官问到,你是如何使用场景法设计用例的???
下面我就给大家详解一下: 场景法是以程序的动作和事件、处理过程为出发点衍生设计测试的方法,适合于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界面测试,业务、工单流的测试
基本流:基本流表示通过业务流程时输入都正确,能达到目标的流程。
备选流:备选流表示通过业务流程时输入错误(或者操作错误)导致流程存在反复,但是经过纠正后仍能达到能达到目标的流程。
场景法实例:经过用例的每条路径都用基本流和备选流来表示,直黑线表示基本流,是经过用例的最简单的路径。备选流用不同的彩色表示,一个备选流可能从基本流开始,在某个特定条件下执行,然后重新加入基本流中(如备选流 1 和 3);也可能起源于另一个备选流(如备选流2),或者终止用例而不再重新加入到某个流(如备选流2 和 4) 场景法设计用例:(例1)
1.列出事件 事件:输入数据1 输入数据2 点击’加’按钮
2.分析流程 基本流:输入数据1 输入数据2 点击’加’按钮 备选流1:加数1无效 备选流2:加数2无效
3.场景设计 场景1:基本流 场景2:基本流+备选流1 场景3:基本流+备选流2 场景4:基本流+备选流1+备选流2
4.用例设计
场景法设计用例:(例2) 如在电商平台购买物品,选用商品后用支付宝购物
1.列出事件 事件:输入支付宝账号 输入密码 确认购物 购物完成
2.分析流程 A基本流:输入支付宝账号 输入密码 确认购物 购物完成 B备选流1:支付宝账号无效,结束 C备选流2:密码无效,3次机会重输,否则结束 D备选流3:余额不足,结束 E备选流4:用户主动撤销
3.场景设计 场景1:基本流:A正常支付 场景2:基本流+备选流1 A+B(账号无效退出) 场景3:基本流+备选流2 A+C(密码无效退出) 场景4:基本流+备选流3 A+D(余额不足退出) 场景5 :基本流+备选流2+备选流3 A+C+D(密码无效后再次输入正确,余额不足退出) 场景6:基本流+备选流4 A+E
4.用例设计 根据以上形成的场景结合数据形成用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