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帧缓冲框架是Linux下专门为显示类设备设计的接口,目的是将硬件和软件层分离开,方便应用层的编程,也方便应用层程序移植。帧缓冲框架向驱动层和应用层分别提供了一套标准接口,驱动层按照框架编写驱动,应用层按照框架编写应用程序。帧缓冲在/dev目录下生成的标准节点是fb,比如:/dev/fb0,/dev/fb1等等。
这篇文章就介绍在应用层 如何利用帧缓冲框架接口封装LCD屏的画点函数,获取LCD屏的硬件信息,完成对LCD屏编程,实现文字、数字显示。当期的文字采用点阵方式取模来完成显示,比较简单,与单片机上的LCD编程思路一样,可以更方便快速学习帧缓冲编程。后续正常开发中一般采用矢量字库完成字体显示,大小调整方便,字体更换方法,在前面文章有介绍过嵌入式Linux如何交叉编译freetype库。
下面是帧缓冲框架图:
帧缓冲设备是标准的字符设备,通过open函数打开设备,再通过ioctl接口获取LCD屏的一些硬件参数信息,在利用mmap函数映射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