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网络

咸鱼弟

暂无认证

  • 0浏览

    0关注

    165博文

    0收益

  • 0浏览

    0点赞

    0打赏

    0留言

私信
关注
热门博文

计算机网络入门基础——网络层次划分

咸鱼弟 发布时间:2022-03-27 11:06:13 ,浏览量:0

        为了使不同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够互相通信,在更大范围内建立起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划分为七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除了标准的七层模型外常见的网络层次划分还有TCP/IP五层协议,与OSI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如下

        TCP/IP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没有它就根本不可能上网,任何和互联网有关的操作都离不开TCP/IP协议。不管是OSI七层模型还是TCP/IP五层模型,每一层中都有自己的专属协议,完成自己相应的工作以及与上下层级之间进行沟通。由于OSI七层模型为网络的标准层次划分,所以我以OSI七层模型为例从上向下进行一一介绍  

应用层

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

协议有:HTTP FTP TFTP SMTP SNMP DNS TELNET HTTPS POP3 DHCP

表示层

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在五层模型里面已经合并到了应用层)

格式有,JPEG、ASCll、DECOIC、加密格式等

会话层

建立、管理、终止会话。(在五层模型里面已经合并到了应用层)

对应主机进程,指本地主机与远程主机正在进行的会话

传输层

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

协议有:TCP UDP,数据包一旦离开网卡即进入网络传输层

网络层

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

协议有:ICMP IGMP IP(IPV4 IPV6)

数据链路层

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 [2]  等功能。(由底层网络定义协议)

将比特组合成字节进而组合成帧,用MAC地址访问介质,错误发现但不能纠正。

物理层

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由底层网络定义协议)

TCP/IP 层级模型结构,应用层之间的协议通过逐级调用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和物理数据链路层(Physical Data Link)而可以实现应用层的应用程序通信互联。

应用层需要关心应用程序的逻辑细节,而不是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活动。应用层其下三层则处理真正的通信细节。在 Internet 整个发展过程中的所有思想和着重点都以一种称为 RFC(Request For Comments)的文档格式存在。针对每一种特定的 TCP/IP 应用,有相应的 RFC文档

一些典型的 TCP/IP 应用有 FTP、Telnet、SMTP、SNTP、REXEC、TFTP、LPD、SNMP、NFS、INETD 等。RFC 使一些基本相同的 TCP/IP 应用程序实现了标准化,从而使得不同厂家开发的应用程序可以互相通信。

关注
打赏
1663644285
查看更多评论
立即登录/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0.03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