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PMO前沿

暂无认证

  • 1浏览

    0关注

    550博文

    0收益

  • 0浏览

    0点赞

    0打赏

    0留言

私信
关注
热门博文

为何项目经理总忙得团团转,成员却闲得无所事事?项目经理是管理者还是领导者?

PMO前沿 发布时间:2022-02-21 09:58:18 ,浏览量:1

项目经理的4项修炼与6件要事:

4项修炼:知识、技能、能力、经验;

6件要事:干系人与组织结构、目标与收益、受控环境、评价指标、培训与改变、动态平衡

我们知道项目经理的最大困境就是权责不对等,手中无权,队伍不好带。也了解项目的5个特性:临时、唯一、不确定、跨职能、变革。

本文,我们来看下,项目经理的定位问题:

  • ①为何"猴子"又跳回项目经理的身上了?为何项目经理总忙得团团转,成员却闲得无所事事?

  • ②项目经理,是管理,还是领导?有一套项目管理体系,就够了吗?

一、项目经理的错位

"学而优则仕",现实职场中,大都也是如此,从基层技术做起,做好了,就开始转转管理。很多企业的项目经理,都是来自一线的技术骨干。

从技术岗位转型而来的项目经理,所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定位上的转变,从技术到管理,从管事到管人,这,就需要从思维上开始转变。

很多时候,项目组成员碰见搞不定的问题,都会去咨询项目经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这件事怎么做?",而,很多新手项目经理,往往深陷其中,一直在无休止地帮成员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帮得越多,问题也就越多。

这就是定位上的错位。

项目经理,应该把时间花在管理上,而不是去帮成员解决本该属于他们的事情,这样,项目经理,才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规划、协调、创新。

这也就是著名,"猴子法则"理论。

责任,就是猴子,当,项目经理,把任务分派给具体人员后,猴子,就应该在那个人的身上,自己的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而,项目经理,只需做好监督者,就可以了。

项目经理,不该是干活的主力,项目管理,就像搭台子唱戏,项目经理搭建可以唱戏的台子和环境,项目组成员去唱戏。

二、项目的管理模式:管理+领导

都知道,"制度管人、流程管事",但,在权责不对等情况下,制度管人,还不够,还要领导,也是常说的"领导力"。

这里,有两个不同的概念:"管理"和"领导":

1)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控制

  • ①有一套健全的规章制度,管理者有惩罚权,按流程办事,做不好,就惩罚,这是前提;

  • ②管理者,需要熟悉这些制度和流程,并把实践经验,分享给下属,并约束下属按照制度和流程来工作,形成工作习惯,这是执行;

  • ②管理者,关注的是速度、效率、质量,并通过考核指标去评判下属的工作,这是控制。

2)领导:目标+方向+激励

  • ①领导,为成员指明一个方向,给大家描绘一个愿景,一个未来,带领大家一起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前进;

  • ②领导力,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个人威信,去影响大家,带领大家一起工作;

  • ③使用的手段,是激励。

3)管理和领导的区别

  • ①管理:要实现的目标,已经有了最佳实践(制度+流程),员工只需去执行这些最佳实践,讲求的是如何正确做事,适用于"守成";

  • ②领导:要实现的目标,没有一个最佳实践,需要领导用其影响力,让员工追随领导主动去做事,讲求的是如何做正确的事,适用于"创新"。

4)项目的管理模式:领导+管理

①从项目的整体上说,项目是创新的,项目经理权责不对等。项目经理,需要利用自己的领导力,去影响、组织、协调各相关方,带领他们去实现共同的项目目标;

②从项目的执行上说,项目的执行,还是有套路的(方法论+工具模板),这些实践(项目管理体系),可以帮助项目组提升工作效率和项目质量,节约项目成本的。如,项目阶段的划分、每个阶段的任务、每个任务的工作流程、具体任务的管理工具模板等。项目经理,需要熟悉这些套路,把他们教给项目组成员,让他们也用起来。

因此,项目管理,既要管理,又要领导。

项目经理,既要有领导力,懂得如何去激励成员做事,又要熟悉项目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工具模板,并以此去规范项目组成员的日常工作,提升质量,降低成本,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项目持续成功的关键:过程管得住,执行看得见,成果留得下!

关注
打赏
1664437071
查看更多评论
立即登录/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0.03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