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模型
- 2.软件重用
- 3.面向构件的编程
- 4.构件
- 5.面向服务系统构件
- 6.Java应用系统
- 7.软件集成测试
- 8.解释器风格
- 9.数学建模
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任务,把面向对象分析模型转换为面向对象设计模型。面向对象的分析模型主要由顶层架构图、用例和用例图、领域概念模型构成。设计模型则包含以包图表示的软件体系结构图、以交互图表示的用例实现图、完整精确的类图、针对复杂对象的状态图和描述流程化处理过程的活动图等。
2.软件重用软件重用是指两次或多次不同的软件开发过程中重复使用相同或相似软件元素的过程。软件元素包括程序代码、测试用例、设计文档、设计过程、需求分析文档甚至领域知识。
3.面向构件的编程面向构件的编程关注如何支持建立面向构件的解决方案。多态性(可替代性)、模块封装性(高层次信息的隐藏)、后期的绑定和装载(部署独立性)和安全性(类型和模块安全性)。 CORBA构件模型中,对象适配器的主要作用是在底层传输平台与接受调用并返回结果的对象实现之间进行协调,目前采用的对象适配器规范是POA(可移植对象适配器),它替代了传统的BOA。Servant(伺服对象)是最终完成客户请求的服务对象实现,伺服对象管理器(伺服对象激活器和伺服对象定位器)用来提供CORBA服务端的对象查找服务,活动对象映射表用来保存已注册的CORBA对象标识和伺服对象之间的映射关系。
4.构件软件构件是部署、版本控制和替换的基本单位。构件是一组通常需要同时部署的原子构件。
5.面向服务系统构件基于Web Service实现的面向服务系统中,服务提供者、服务使用者和服务注册器之间的远程交互通过SOAP(面向对象访问协议)消息实现,服务内部描述通过WSDL(Web 服务描述语言)标准实现,服务注册信息通过UDDI(服务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框架实现,通过BPEL/BPEL4WS(业务过程执行语言)将分散的、功能单一的Web服务组织成一个复杂的有机应用。
6.Java应用系统JavaEE平台提供了对于不同类型遗产系统的集成支持。对于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可以采用JDBC(Java数据库连接)进行连接,对于非Java应用系统可以采用JCA(Java连接器架构)连接,对于基于CORBA的应用系统可以采用Java IDL(Java 接口定义语言)实现集成。
7.软件集成测试软件集成测试也称为组装测试、联合测试(对于子系统而言,则称为部件测试),它将已通过单元测试的模块集成在一起,注册测试模块之间的协作性。从组装测试而言,可以分为一次性组装测试和增量式组装(包括自顶向下,自底向上和混合式)两种。
8.解释器风格业务灵活组合这一要求,采用解释器体系风格最为合适。
9.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近似的、简化的、易于求解的抽象描述。对于一般的问题,并没有统一的、普适的模型评价标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