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4种常用的配置中心,对比其流程和原理,无论是面试还是技术选型,都非常有帮助。
-
配置实时生效:传统的静态配置方式要想修改某个配置只能修改之后重新发布应用,要实现动态性,可以选择使用数据库,通过定时轮询访问数据库来感知配置的变化。轮询频率低感知配置变化的延时就长,轮询频率高,感知配置变化的延时就短,但比较损耗性能,需要在实时性和性能之间做折中。配置中心专门针对这个业务场景,兼顾实时性和一致性来管理动态配置;
-
配置管理流程:配置的权限管控、灰度发布、版本管理、格式检验和安全配置等一系列的配置管理相关的特性,也是配置中心不可获取的一部分;
-
分布式场景:随着采用分布式的开发模式,项目之间的相互引用随着服务的不断增多,相互之间的调用复杂度成指数升高,每次投产或者上线新的项目时苦不堪言,需要引用配置中心治理。
-
灰度发布:配置的灰度发布是配置中心比较重要的功能,当配置的变更影响比较大的时候,需要先在部分应用实例中验证配置的变更是否符合预期,然后再推送到所有应用实例。
-
权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