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感悟: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文档
红朝儒生
2016-4-16
关键字:管理 软件 文档
简介:通常的软件文档,不容易写好,要正确理解也难,事实上也没有人看。所以吾只要求有用的文档。
在软件行业,有一种文档迷信。什么意思?就是动不动就要求写技术文档,比如详细设计、概要设计。而程序员呢,在接手工作的时候,也迷信于文档。实际上,技术文档,基本没有用。
技术文档没用?是的。在二中(中兴)工作的时候,每开展一个项目,就要求出这样那样的文档。其实想想,哪里有那么多时间写文档?怎么办?抄吧,把别的项目文档拿过来,略略修改,评审的人也知道怎么回事,就算完成了任务。然后呢?这样的文档,会有人拿出来看第二遍吗?不会的。对工作有什么用处呢?没用。二中如此,别的公司也差不多。
一个文档,要有用,取决于很多因素:
程序运行正确。这个问题倒是不大。
作者理解正确。比如程序的原作者写文档,问题不大;如果维护者属于靠谱级程序员,应该也不存在问题。
作者表达正确。即作者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包括表达方式、表达用语、内容组织等等。比如,在适当的时机用表格、流程图等等。实际上,一个好文档,并不是那么容易写出来的。甚至可以说,大多数程序员写不出好文档,正如大多数人写不出好文章一样。
读者认真阅读。
读者理解正确。这很容易吗?不容易。
读者抓住重点。这也是很重要的。否则看了半天,应该记住的没记住,那也是白忙活。
一个文档要正确传递信息,实在不容易。要求写过多文档,其实是适得其反。所以吾在工作中,就对文档要求很少,主张“有用的文档”。
那些属于有用的文档?
说明性的文档,比如编译步骤、安装布署步骤。
关键性的程序流程图、模块图,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
工作小结、事故总结。反对长篇大论,说明关键内容、工作思路等。
记录性的文档,比如几种做法的对比、不同设备的测试情况等等。
至于所谓的设计之类文档,从来不做要求。因为没有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