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盆景与景观看中西文化差异
柳鲲鹏
2009-10-11
关键字:盆景 景观 文化
简介:从盆景与景观对比来看,以得出一个粗略的结论:中华文化以残害个人为主,西方文化以残害全体为主。这可以从近代现代历史中印证这个规律。经过西方文化的残害,连印第安人都灭种了,更何况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民族文化。总结一下,中华文化是自我约束的缓慢发展的文化;西方文化是浪费污染迅速膨胀后必然走向灭亡的文化。
从近代以来,由于中国连吃败仗,很多人认为是中华文化出了问题。胜败乃兵家常事,怎么吃了败仗就埋怨祖宗了?这都什么狗屁逻辑。祖宗领先了西方几千年,怎么就从来不见洋奴们提起?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中国传统都是好的,比如缠足,就是完全变态的东西。有人盲目扩大,竟然说盆景也是个变态的东西,就过分了。人家在自己家里自娱自乐,又不是什么伤风败俗的事,怎么就成了变态?就算是变态好了,比起西方文化的变态,差一万一亿倍。
西方文化怎么个变态法?估计很多人莫名其妙。这固然是见怪不怪,但主要是因为学霸们污蔑中华文化美化西方的结果。全国各地都有所谓的景观大道,经常有人在那里修剪,搞成特定的形状,以美化所谓城市的形象。这就是放大多少倍的盆景。而这东西并不是中国传统就有的,而是与国际接轨之后,向西方文化学习的恶习。
两下一对比,可以得出一个粗略的结论:中华文化以残害个人为主,西方文化以残害全体为主。这可以从近代现代历史中印证这个规律。经过西方文化的残害,连印第安人都灭种了,更何况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民族文化。
当然,也可以说西方文化喜欢把某种事物大众化(这似乎又与其鼓吹的个人主义冲突)。如果事物是好东西,大众化当然是好事;如果是坏东西毒东西呢?比如说污染,比如说垃圾,比如说侵略,那就极其恐怖了。再说这三十年气候巨变(变暖、河干、冰川融化等),也只能是西方文化的“功劳”。
说到底,西方文化没有一种自我约束的机制,导致韩德强所说的无限制正反馈。西方文化就是一种贪婪的瘟疫,一旦发现某种东西就肆无忌惮的挥霍使用。这从西方社会对于资源的无限制使用就能看出。一旦资源消耗光了怎么办?除了口头叫嚷,西方从来不采取有效措施节约使用。比如现在石油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西方世界照样拼命消耗。用光了怎么办?将来发现这些资源更加有用怎么办?西方文化从来不考虑后果,比如世界大战,比如污染,比如有毒产品的使用,比如基因产品的泛滥。
再总结一下,中华文化是自我约束的缓慢发展的文化;西方文化是浪费污染迅速膨胀后必然走向灭亡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