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阿里云云栖号 c++

深入理解C++中的RVO

阿里云云栖号 发布时间:2021-01-22 12:03:35 ,浏览量:0

前言

考虑存在这样一个类如HeavyObject,其拷贝赋值操作比较耗时,通常你在使用函数返回这个类的一个对象时会习惯使用哪一种方式?或者会根据具体场景选择某一种方式?

// style 1
HeavyObject func(Args param);

// style 2
bool func(HeavyObject* ptr, Args param);

上面的两种方式都能过到同样的目的,但直观上的使用体验的差别也是非常明显的:

style 1只需要一行代码,而style 2需要两行代码

// style 1
HeavyObject obj = func(params);

// style 2
HeavyObject obj;
func(&obj, params);

但是,能达到同样的目的,消耗的成本却未必是一样的,这取决于多个因素,比如编译器支持的特性、C++语言标准的规范强制性、多团队多环境开发等等。

看起来style 2虽然使用时需要写两行代码,但函数内部的成本却是确定的,只会取决于你当前的编译器,外部即使采用不同的编译器进行函数调用,也并不会有多余的时间开销和稳定性问题。比如func内部使用clang+libc++编译,外部调用的编译环境为gcc+gnustl或者vc++,除了函数调用开销,不用担心其它性能开销以及由于编译环境不同会崩溃问题。

因此这里我主要剖析一下style 1背后开发者需要关注的点。

RVO

RVO是Return Value Optimization的缩写,即返回值优化,NRVO就是具名的返回值优化,为RVO的一个变种,此特性从C++11开始支持,也就是说C++98、C++03都是没有将此优化特性写到标准中的,不过少量编译器在开发过程中也会支持RVO优化(如IBM Compiler?),比如微软是从Visual Studio 2010才开始支持的。

仍然以上述的HeavyObject类为例,为了更清晰的了解编译器的行为,这里实现了构造/析构及拷贝构造、赋值操作、右值构造函数,如下

class HeavyObject
{
public:
    HeavyObject() { cout             
关注
打赏
1688896170
查看更多评论
0.05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