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 Unix 操作系统,是一个基于 POSIX 和 UNIX 的多用户、多任务、支持多线程和多 CPU 的操作系统。Linux 能运行主要的 UNIX 工具软件、应用程序和网络协议。它支持 32 位和 64 位硬件。Linux 继承了 Unix 以网络为核心的设计思想,是一个性能稳定的多用户网络操作系统。
虚拟机的三种网络配置方式的说明
shutdown -h now [立刻关机]
shutdown -h 1 "1分钟,关机." [1分钟后,关机]
shutdown -r now [立刻重启]
shutdown -r 2 "2分钟后,重启"
halt 【立刻关机】
reboot 【立刻重启】
在重启和关机前,通常需要先执行
sync [把内存的数据,写入磁盘]
注意细节:不管是重启系统还是关闭系统,首先要运行sync命令,把内存中的数据写到磁盘中
登录时尽量少用root帐号登录,因为它是系统管理员,最大的权限,避免操作失误。可以利用普通用户登录,登录后再用”su - 用户名’命令来切换成系统管理员身份.
在提示符下输入 logout 即可注销用户【不同的shell 可能不同(logout exit)】
用户管理https://www.cnblogs.com/xuxinstyle/p/9609551.html
组管理和权限管理在linux中的每个用户必须属于一个组,不能独立于组外。在linux中每个文件有:所有者、所在组、其它组的概念。
1) 所有者
2) 所在组
3) 其它组
4) 改变用户所在的组
crontab 进行 定时任务的设置。 任务调度:是指系统在某个时间执行的特定的命令或程序。
任务调度分类:
1.系统工作:有些重要的工作必须周而复始地执行。如病毒扫描等
2.个别用户工作:个别用户可能希望执行某些程序,比如对mysql数据库的备份。
参数细节说明:
mbr分区:
1.最多支持四个主分区
2.系统只能安装在主分区
3.扩展分区要占一个主分区
4.MBR最大只支持2TB,但拥有最好的兼容性
gtp分区:
1.支持无限多个主分区(但操作系统可能限制,比如 windows下最多128个分区)
2.最大支持18EB的大容量(1EB=1024 PB,1PB=1024 TB )
3.windows7 64位以后支持gtp
Linux的分区原理:- Linux来说无论有几个分区,分给哪一目录使用,它归根结底就只有一个根目录,一个独立且唯一的文件结构 , Linux中每个分区都是用来组成整个文件系统的一部分。
- Linux采用了一种叫“载入(mount)”的处理方法,它的整个文件系统中包含了一整套的文件和目录,且将一个分区和一个目录联系起来。这时要载入的一个分区将使它的存储空间在一个目录下获得。
Linux硬盘分IDE硬盘和SCSI硬盘,目前基本上是SCSI硬盘
对于IDE硬盘,驱动器标识符为“hdx~”,其中“hd”表明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这里是指IDE硬盘了。“x”为盘号(a为基本盘,b为基本从属盘,c为辅助主盘,d为辅助从属盘),“~”代表分区,前四个分区用数字1到4表示,它们是主分区或扩展分区,从5开始就是逻辑分区。例,hda3表示为第一个IDE硬盘上的第三个主分区或扩展分区,hdb2表示为第二个IDE硬盘上的第二个主分区或扩展分区。
对于SCSI硬盘则标识为“sdx~”,SCSI硬盘是用“sd”来表示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的,其余则和IDE硬盘的表示方法一样。sdb1 [表示第2块scsi 硬盘的第1个分区]
Linux的网络配置自动获取
说明:配置比较简单 ,每次启动linux后,分配的ip地址可能不一样。不适合做服务器
配置固定的ip地址:
修改主机名字:
- 在LINUX中,每个执行的程序(代码)都称为一个进程。每一个进程都分配一个ID号。
- 每一个进程,都会对应一个父进程,而这个父进程可以复制多个子进程。例如www服务器
- 每个进程都可能以两种方式存在的。前台 与后台,所谓前台进程就是用户目前的屏幕上可以进行操作的。后台进程则是实际在操作,但由于屏幕上无法看到的进程,通常使用后台方式执行[sshd , crond]。
- 一般系统的服务都是以后台进程的方式存在,而且都会常驻在系统中。直到关机才才结束。
问题:Linux常用命令,至少6个(netstat , top , lsblk , find , ps , chkconfig )
问题:Linux查看内存、磁盘存储、io 读写(iotop)、端口占用、进程等命令
top
df –lh
Netstat –tunlp
Ps –aux | grep 进程名
Iotop , 如果没有,就先安装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