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介绍什么事像素,有关于的像素的理解和概念。以及一些其他的概念的理解。
1像素像素即px,是画面中最小的点(单位色块)。
数码像素是一种虚拟化的数字,大小可以任意,或者说没有实际的物理尺寸大小(像素大小是去适配显示屏的像素大小,或适配打印的大小。如图2,左图表示显示屏的像素点很小,右图表是显示屏的像素点很大,当然是同一幅图),无固定形式,就单个像素来说,本身的形状是任意的,没有被明确定义的,或者是被捕获时的摄像机或相机、或扫描仪等定义的,本身不具备显示功能,数码像素要显示必须依赖显示设备,包括显卡,显示屏。通常我们理解的一个像素是1:1的正方形块,这只是它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有的摄像机捕获的像素并不是1:1的正方向,比如: 1:1.21,1: 1.09,1: 1.46等等,但摄像机或相机的光感器形状都是矩形(正方形或长方形,其实也可以是圆形,不规则图形,但没人会用圆形或不规则图形)如下图:
分辨率=画面水平方向的像素值 * 画面垂直方向的像素值。分辨率可以分为两方面:屏幕分辨率和图像分辨率。
1. 屏幕分辨率: 例如,屏幕分辨率是1024×768,也就是说设备屏幕的水平方向上有1024个像素点,垂直方向上有768个像素点。 像素的大小是没有固定长度的,不同设备上一个单位像素色块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例如,尺寸面积大小相同的两块屏幕,分辨率大小可以是不一样的,分辨率高的屏幕上面像素点(色块)就多,所以屏幕内可以展示的画面就更细致,单个色块面积更小。而分辨率低的屏幕上像素点(色块)更少,单个像素面积更大,可以显示的画面就没那么细致。
2. 图像分辨率: 例如,一张图片分辨率是500x200,也就是说这张图片在屏幕上按1:1放大时,水平方向有500个像素点(色块),垂直方向有200个像素点(色块)。 在同一台设备上,图片分辨率越高,这张图片1:1放大时,图片面积越大;图片分辨率越低,这张图片1:1缩放时,图片面积越小。(可以理解为图片的像素点和屏幕的像素点是一个一个对应的)。 但是,在屏幕上把图片超过100%放大时,为什么图片上像素色块也变的越大,其实是设备通过算法对图像进行了像素补足,我们把图片放的很大后看到的一块一块的方格子,虽然理解为一个图像像素,但是其实是已经补充了很多个屏幕像素;同理,把图片小于100%缩小时,也是通过算法将图片像素进行减少。
最后,虽然不同设备上像素块大小会不一样,但是同一台硬件设备上的屏幕分辨率、像素块大小是不会变的。PC电脑上之所以可以调整屏幕分辨率,其实也是通过算法转换了
3. 相邻像素 3.1 p的4邻域对于坐标(x,y)的一个像素p有四个水平和垂直的相邻像素:
p的4邻域记作:N4( p )
3.2 p的D邻域p的四个对角邻像素:
p的D邻域记作:ND( p )
3.3 p的8邻域p的4邻域和D邻域合成称为p的8邻域,记作:N8( p )
4. 邻接性令V是用于定义临界性的灰度值集合
4.1 4邻接如果q在N4( p )中,并且具有V中数值,那么p和q这两个像素是4邻接的
4.2 8邻接如果q在N8( p )中,并且具有V中数值,那么p和q这两个像素是8邻接的例如:
- 4邻域点有b,d,e,g这4个点,但是V={1},e和g不等于V集合中的任何一个元素,所以e和g不是和p4邻接的
- 8邻域同理
下图中,p(1,3)和q(3,3)通过(1,3)–(1,2)–(2,2)–(3,3)形成通路,且每两个连接的点是邻接的,即p和q是邻接的,n=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