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工智能

互联网志

暂无认证

  • 0浏览

    0关注

    1585博文

    0收益

  • 0浏览

    0点赞

    0打赏

    0留言

私信
关注
热门博文

人工智能对思维认知的影响和干预并非随机偶然

互联网志 发布时间:2021-11-04 18:45:29 ,浏览量:0

  人工智能对思维认知的影响和干预并非随机偶然,而是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首先要把这些规律和机理搞清楚,才能找到人工智能作用思维认知的关键因素、路径渠道、方式方法、可控变量,从而增强运用人工智能进行认知战的针对性实效性。

  信任支撑的感知作用。人工智能之所以能够较为有效地影响思维认知,关键在于其作为技术而不是现实世界人的客观存在。人作为谋略和作战的主导因素,具有隐真示假的现实需要和应时应势而动的灵活机变,直接策源于人的信息和举动极易引起对手警觉,不仅不会指向性地影响对方的思维认知,甚至还可能起到反作用。虽然人工智能的本质和背后仍然是人,但其貌似超越阶级、国家、政党政治和意识形态的科学特质、“技术”身份及稳定性态,反而比人更容易引起对手信任和接受,在影响对手上往往能起到人所不及的作用。正是基于此,看似产生于智能机器的数据、信息、情报等,反而对思维认知的影响更直接、更有效。用人工智能为机器赋能,使之更能体现人的意志,更能隐性高效地影响作战对手,是现代认知战的一个重要渠道和方式。

  强压给予的施动影响。“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思维认知也遵从由量变到质变的客观规律。这个规律就是高速度大频率向特定对象发送同样信息,能引起对手从不相信到相信、从不接收到接收、从不认同到认同的认知质变。智能化机器运用这一规律的一个最大优势就在于,能不知疲倦地大密度传递同样信息,更有效地影响特定对象思维认知,只不过机器代替了人、智能操作代替了手工作业、信息传输代替了口头传递。近年来,美西方国家用高技术手段打造大批网络水军、制造海量虚假信息,攻击污蔑敌对国家,引发对象国人民认知和价值判断混乱,诱发不满情绪和社会动乱。运用人工智能实施更有力的思维认知压迫,是认知战的新特征。

  氛围强加的塑造效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等脍炙人口的经典战例表明,即便口传声动、手工作业,也能收到奇效。人工智能赋能认知战的一个巨大优势在于,其无处不在、无孔不入而又高度自动化的存在,构建起作用一切的柔性认知场景,能够“于无声处听惊雷”,不知不觉地高效影响、感染和塑造对手的思维认知。美国炫耀性公布特朗普观看特种部队突袭IS最高首脑巴格达迪的视频直播照片,意在向世界传递美国依旧强大、美军依旧强大的信号。纳卡战争中亚美尼亚军队从阿塞拜疆军队无人机肆意轰炸的血腥画面中感到了无力,被迫签订停战协定。在人工智能加持下,认知战已经能“传音入密”,深入到军事斗争方方面面。

关注
打赏
1665506070
查看更多评论
立即登录/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0.09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