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资本市场对于人工智能等高科技行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19年,科创板成立之初就将人工智能列入上市七大行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虹软科技、澜起科技、奇安信、优刻得等众多人工智能产业链相关企业在政策红利下上市融资。
近期,人工智能企业上市步伐出现加速迹象。今年9月,云天励飞在科创板提交IPO申请,募集资金将投资于城市人工智能计算机中枢及智慧应用研发项目等。旷视科技、云从科技、商汤科技等人工智能相关公司均披露了招股说明书。此外,人工智能细分赛道企业也开启了上市进程,例如,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赛道的鹰瞳科技11月5日在港交所上市,提供人工智能文字识别服务的合合信息提交科创板IPO已获上交所问询。业内人士预计,今明两年将出现人工智能企业密集上市期,有望提升资本市场对人工智能行业的关注度。
目前,人工智能行业上市公司技术都在加速落地。“人工智能红利到来的核心标志,首先是要有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场景;第二,这个场景是可以规模化推广的;第三,能用统计数据证明应用成效。”刘庆峰说。10月,讯飞开放平台2.0发布。刘庆峰表示,“十四五”期间是人工智能解决社会重大命题的关键窗口期,讯飞开放平台已布局了教育、医疗、智慧城市、农业、环保、汽车等18个主要赛道。
“科大讯飞对人工智能行业,尤其是人工智能大规模商业化落地方面有着深刻的见解。因此观察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布局,也对理解当前的人工智能行业有着积极作用。”在华安证券最新发布的人工智能相关研报中,分析师尹沿技认为,安防、教育、医疗等行业有望率先完成人工智能大规模落地。
政策利好也在不断加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目前,各地正在积极部署具体支持举措。据了解,目前,已有超过20个省份在相关规划中提到未来产业,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成为各地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