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卫报》报道,曾撰写过一本有关人工智能的权威教科书的美国科学家表示,在将人工智能的进步比作原子弹技术的发展时,专家们被自己在该领域的成就“吓坏了”。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类兼容人工智能中心(CHAI)的创始人斯图尔特·拉塞尔(Stuart Russell)教授表示,大多数专家认为本世纪就会开发出比人类更聪明的机器,并呼吁制定一些国际条约来规范这一技术的发展。
他对《卫报》表示,人工智能界还没有适应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在现实世界中产生真正的重大影响的事实。但是,在人工智能历史上,过往大多数时候都不是这样的——专家只是待在实验室里开发产品,试图让这些产品发挥作用,但大多数情况下都失败了。因此,人工智能对现实世界的影响与科学家并没有太大联系,所以科学家必须快速成长、赶上潮流。
人工智能支撑着现代生活的许多方面,包括搜索引擎和银行业务等,而在图像识别和机器翻译领域所取得的进步是近年来的重要发展之一。
拉塞尔在1995年合著了《人工智能技术:一种现代方法》一书。他表示,在紧迫的关键领域仍需要确保人类对有超常智慧的人工智能的控制权。
他指出,人工智能是用一种特定的方法和某种通用方法进行设计的,而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中使用这种系统仍然不够谨慎。
例如,要求人工智能尽快治愈癌症可能会有危险。拉塞尔认为,它可能会找到在整个人类中诱发肿瘤的方法,这样它就可以并行进行数百万个实验,把我们所有人都当作实验品。这是因为人工智能在执行我们所设定目标的解决方案;但我们只是忘了作具体说明,忘了告诉人工智能不能把人类当作实验品、不能用全世界的GDP来完成人工智能实验,以及其他的禁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