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内服务/ECU数量的增长,原始设备制造商正在寻找更具可扩展性和更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以改进E/E架构,并满足联网、电动、自动驾驶汽车的未来需求。这种演进可以将功能逻辑地分布到种类较少的软件/硬件平台,以及对基于区域的网络进行物理更改来实现 恩智浦大中华区汽车电子业务总经理刘芳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区域控制器架构能够使汽车在不同域的角度、不同方位具备更加高速的响应,同时实现低功耗,还能降低整个汽车线束的成本。在两三年前就开始推动汽车网络架构朝区域控制的升级,从而对今后行业的智能化和网联化带来更多可能,适应未来智能网联的方向和趋势。 芯片采用先进制程是智能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 除了架构以外,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汽车芯片也打破了人们的传统认知,经历着由成熟制程到先进制程演进的变革。Gartner数据,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2022年有望达到651亿美元,占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的比例有望达到12%,并成为半导体细分领域中增速最快的部分。这也使得众多汽车芯片厂商纷纷争夺汽车芯片领域的技术优先权。 对此,刘芳表示,“先进制程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从行业角度讲,是否采用先进的制程还要取决于具体应用的要求。现在无论是从主机厂还是从应用场景角度,大家都更加期待高算力和低功耗的特性,以满足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网络实时响应、更复杂的算法支持等方面问题的需求。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是通过多种技术的结合来实现性能和功耗的最佳表现,最合适的路径需要靠今后量产的产品来验证。”刘芳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 一切技术都是为市场和需求服务的,对于汽车芯片而言,是否采用先进的工艺和先进的制程,取决于现有的工艺和制程在技术研发上是否遇到了瓶颈,且是否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和产品的需求。对于技术和产品的一系列研发,一定是基于技术上的可行性来进行考量。“相比便携设备而言,汽车对于芯片体积和功耗并没有更迫切的需求,但对适合多种工况的鲁棒性可靠性有更高的要求,而恩智浦的5nm 技术便是基于这两方面的需求而开发的,”刘芳表示。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汽车芯片打破了人们的传统认知
关注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