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以前我们并没有感到背后这样的过程,应该说前几次的工业革命过程中中国直接享受到最后这一层,因为最核心的技术产生、应用过程、社会认知都是在其他发达国家产生的,我们落后了,但我们可以享受技术的应用,同时,我们也把相关的治理模式接受下来。 但是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新一波浪潮中,中国本身也在头班车上,所以很多新兴技术我们也是开发者,是最先的应用者,同样我们在社会认知、治理范式方面也必须得尽快跟上来。 具体有很多问题都可以讨论,以人工智能作为一个技术来考虑,这也是最近这些年大家讨论的比较多的。人工智能的治理,我们提出敏捷治理的模式,怎么样能够让我们的治理模式有重大的改变改革去适应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因为,中国对新兴技术的治理从根本上说是要促进新兴技术更加健康的发展。 从基本的框架来讲,首先要识别治理对象,对人工智能来说就是数据的问题、算法的问题、平台企业的问题,这是治理的对象。治理理念是在效率公平安全自由等基本价值目标上做出平衡。参与的主体不但是政府、企业、公众,还有很多的社会组织等都是我们需要依靠的治理主体。 治理工具的应用要靠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各种技术手段、社会的共识。把这个框架建立起来之后我们就可以推动敏捷治理的运行机制,研究在新技术带动下的新经济特征,跟踪市场的发展,加强监管跟市场的沟通,灵活运用多元工具。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刚才谈到我们的价值观念是非常关键的,所以我们在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和平等的底线上创新导向,这点是需要坚持、毫不动摇的。 我们要鼓励企业创新,利用人工智能赋能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我们要及时识别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在适当的时候给予规制,从基本价值理念上,创新驱动和敏捷治理两个轮子要并驾齐驱。
对人工智能来说就是数据的问题、算法的问题、平台企业的问题
关注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