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工智能

互联网志

暂无认证

  • 0浏览

    0关注

    1585博文

    0收益

  • 0浏览

    0点赞

    0打赏

    0留言

私信
关注
热门博文

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不需要拥有意识就足以毁灭人类

互联网志 发布时间:2021-12-08 01:40:32 ,浏览量:0

  余晨认为,创造的虚拟世界都可以被视为元宇宙,虚拟并不可怕。纵观人类历史,就是一个由实入虚的过程。元宇宙及现代社会很多问题的根源在于很多人混淆了符号和其所指的对象、混淆了拟像与真实。虚拟空间需要秩序,也需要治理。   对于新技术可能的威胁,不能与之前的技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毕竟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不需要拥有意识就足以毁灭人类,人们往往低估了新技术的次生危害。原则上技术是中立的,但技术是人性的“放大器”,对新技术的治理应该是动态的过程。元宇宙给我们带来创造价值可能性的空间,我们需要将恶的部分排除,将善的部分留下。   何展认为,元宇宙是一个概念,而非一项技术。由于近年来许多数字技术的出现、落地和爆发,元宇宙这一概念被广泛讨论。确切来讲,元宇宙是包括AI、机器视觉、物理仿真模拟、高性能计算等许多技术的融合,进而形成虚实交融的新业态。   元宇宙之“元”,代表客观存在的世界与人的主观意识、意愿和谐共处,需要服务于真实世界。比如我们开发点餐机器人,帮助人们针对喜好推荐合适的食物,过去几十年,大多数人已经率先体验了虚拟世界带来的红利。但有趣的是,如果能够区分现实世界和元宇宙之间的不同,人们往往会选择从锻炼自身做起优化自己的现实生活,实现虚实之间的平衡。   籽岷认为,我们在元宇宙中的身份,不仅只是代表一个人的虚拟身份,而是一个集合。当前,许多人可能不清楚正在使用的就是元宇宙,或者根本不了解这一概念。我认为,对元宇宙概念的理解,主要是基于虚拟与现实技术的讨论。   从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来看,虚拟世界目前是一个雏形,而现实世界是已成型的。我们开发虚拟世界,旨在用其帮助现实世界。例如,在虚拟世界中进行模拟培训和学习(如消防演习),是对现实世界发展进步的促进。并且希望多方可以合作,使用元宇宙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实现他们的理想。特别是B站上的青少年群体,对他们的人生发展,职业规划起积极意义。还有那些贫困地区的人口,也应该降低门槛,积极把他们纳入到元宇宙中来。因此,未来元宇宙和现实世界将会是互相依存和促进的关系。   宋婷认为,元宇宙不是物理宇宙的替代品,数字艺术也不是物理艺术的替代品,基于数字孪生的新文化在元宇宙中大有可为。她希望产业界能够继续开发可编程的、具有拓展性的艺术空间,从而使元宇宙能够赋能人的创造力,而不是减少创造力。元宇宙使得艺术家可以与全世界的同行们交流,不受地理的限制。而由于区块链技术让每一笔交易都可见,所以信用在元宇宙非常重要。最后,她希望能够采用更环保的公有链技术,因为数字文明的核心是灵活、同理心和想象力。   Metaverse概念的提出,使得人们第一次整体性看待过去二十年分别发展的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安全计算等技术及其形成的各类虚拟系统,从而揭示出人类政治、经济和生活已经被各类虚拟系统重新组织,形成了大量基于数字化的、复杂的新关系,颠覆了原有现实世界的权力、权利和关系。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赛博空间已经与现实世界的既有秩序、组织和结构形成了张力、也对现实世界的治理提供了全新维度的挑战。这些张力和挑战已经引起了人性挑战、社会撕裂、政治动荡、金融风险等一系列问题,并仍在酝酿新的隐患。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目前分散但有联系的各个虚拟空间对现实世界的冲击。虚拟空间中缺乏制度共识和构建、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制度的冲突,已经成为下一代互联网迫切需要解决的议题。

关注
打赏
1665506070
查看更多评论
立即登录/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0.09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