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工智能

互联网志

暂无认证

  • 0浏览

    0关注

    1585博文

    0收益

  • 0浏览

    0点赞

    0打赏

    0留言

私信
关注
热门博文

用好人工智能的补位和替代作用,重点是推动需求与供给相衔接

互联网志 发布时间:2021-12-14 16:34:48 ,浏览量:0

  用好人工智能的补位和替代作用,重点是推动需求与供给相衔接,实现“人机交互、机器助人”。   一是搭建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基于不同行业、岗位用工的情况和特征,通过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强化人工智能企业与用工企业在研发、生产与应用等方面的精准沟通与对接,开展产需对接、技术交流、业务培训等。同时,强化智能应用的示范建设、供需对接的机制建设和标准体系建设。   二是有效推动供给和需求在企业层面的精准对接。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应着力强化电子、机械、食品、纺织、服装、家具、鞋业、化工、物流等产业的智能替代需求与智能研发生产的精准对接;在推动现代产业集群、高端制造业、新兴产业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需积极促进用工企业与人工智能企业的协同发展。   三是考虑建立智能替代合作型实验室。促进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科技管理、技能型人才培养等的协调发展,以合作型实验室推动用工企业参与人工智能研发与应用,引导企业实现更加精准、高效、个性化的人工智能应用。   更好实现人工智能对用工短缺的有益补充,离不开机器人产业的有力支撑。需要看到,我国用工短缺岗位劳动者的工资一般较低,但是相关的智能设备却成本较高,特别是进口的智能设备存在维修人员难以跟进、维护和升级成本高等问题。对此,我们需大力提升国内机器人产业的能力和水平,锚定低成本、高定位等目标,强化国内机器人产业链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一方面,要重视人工智能产业的正向溢出效应。在同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优势产业集聚和用工短缺补位等方面,在有力推动智能产业链提升和营造良好智能技术生态等方面,不能忽视人工智能产业的积极作用。在推动和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上,需基于同时包含知识溢出、技术溢出和经济溢出的正向效应的价值核算。   另一方面,要突出产业集聚的规模经济效应。需高度重视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企业的引领作用,通过产业规模集聚、技术突破引领、价值链定位提升,形成累积递进、正向反馈效应。同时,着力推动智能产业互联网建设,突出合作与共享,推动在产业链高中低端不同环节的人工智能企业实现区域聚集、跨区域聚集,在资金、技术、品牌、市场等方面一体推动。   还要看到,“价值创新”作为现代企业竞争理念,不仅重视技术竞争力,而且重视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相关的人工智能企业也需在这个方面转变观念、切实发力。要重视分析用工企业所需人工智能产品的功能与成本关系,有效提升产品价值,密切跟踪产品的后续使用与维护的情况,特别是要伴随用工企业的发展需要和技术进步,及时进行产品和技术方面的升级和迭代。

关注
打赏
1665506070
查看更多评论
立即登录/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0.04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