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互联网志

暂无认证

  • 0浏览

    0关注

    1585博文

    0收益

  • 0浏览

    0点赞

    0打赏

    0留言

私信
关注
热门博文

技术所带来的生产率提升,将会大大提高资本要素回报率

互联网志 发布时间:2021-12-29 12:12:54 ,浏览量:0

  收入分配:我们从技术发展中收获了多少红利   马克思提出,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生产的影响和规模越大,他就越贫穷。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越跑越快”的打工人,虽然劳动效率与劳动价值提升了,但是劳动回报却并未因此提升。综观历代工业革命,技术发展实际上使得社会中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技术背后是资本,其应用和推广过程实际是资本深化的过程。技术所带来的生产率提升,将会大大提高资本要素回报率,但相比来看劳动者报酬却提升缓慢,劳动要素与资本要素的回报差距由此不断拉大。而且技术的智能化特性导致劳动要素的比较劣势日益突出,资本越加倾向于选择以技术要素替代劳动要素,因此劳动报酬比重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持续下降。   据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卢卡斯·卡拉巴波尼斯(Loukas Karabarbounis)等人的研究显示,近年以来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劳动所得份额都在下降,1980年-2011年,世界范围内劳动所得份额从64%下降到了59%,且仍然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以美国为例,据麻省理工学院2020年发布的研究显示,1995年以来,在美国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同时,中位数工资却出现停滞。在工资中位数停滞不前的同时,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却加速增长。全国国民收入中几乎有一半由收入前10%的个人获得,大约1%的个人获得了全部收入的五分之一,而流向收入后50%的个人总收入份额从20%下降到14%。   从古到今,社会的阶层分化和财富的悬殊差别一直是人类社会难以消解的社会问题,到了AI时代,这种分化和悬殊问题恐怕将会更加尖锐。无论是研究者还是企业界人士都对这一问题忧心忡忡。如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表示,AI时代将在25年内再次改变人类生活的样貌,并带来更严重的贫富差距与失业问题,需要政府与教育单位一起解决。   反客为主:当机器人成为主角   除了上述几个现实中的紧迫问题之外,还有一些长远危机需要前瞻考虑——   比如说,当大量的岗位被机器所取代,谁来承担人们的社会保障?   当下而言,中国的社会保障基金已经存在着筹措困难、投资渠道不畅、投资方式较少、投资收益较低等问题,基金缺口颇为严重。   随着“机器换人”的步伐加快,社会一方面需要支付越来越多的失业保险基金;另一方面随着人力劳动者的减少也意味着参加社会保险人数的缩减,制约了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渠道,未来基金缺口恐怕会越来越大。   更深层次的危机在于伦理问题,当人工智能在机械、思维、情感方面的能力全面提升,可以轻松接管人类的所有工作,那么人类应当如何自处?如何保证自己的主体性地位?按照马克思对劳动价值的论述,“当劳动,特别以改造自然为目的的劳动不再成为生存的需要,那么人作为类的普遍性本质,人作为实践主体的本质就部分地丧失了。”   总的来看,现有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的发展速度之快大大超出人们现有的认识和预期,人工智能技术注定会深刻改变乃至重塑人类的世界,并不能完全以人的意愿为转移。   然而社会发展不仅要有速度,更要有温度。对于这些现实挑战,我们必须予以高度关注。毕竟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是为了造福于整个人类。

关注
打赏
1665506070
查看更多评论
立即登录/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0.092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