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互联网志

暂无认证

  • 0浏览

    0关注

    1585博文

    0收益

  • 0浏览

    0点赞

    0打赏

    0留言

私信
关注
热门博文

智慧+机械 让传统产业拥有“最强大脑”

互联网志 发布时间:2022-01-06 11:32:49 ,浏览量:0

  近年来,重庆大学大力促进机械、电气、土木等传统优势学科与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深度融合,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推进传统学科守正创新,加快优化重组学科队伍,大力培养国家和区域产业急需人才,更好支撑和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张宗益   重庆大学校长   16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牵头获得一等奖项目成果数占全市一等奖的50%,再创历史新高……在最近举行的2020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重庆大学斩获多个奖项,交上了一份科技创新的闪亮答卷。   体制机制的创新推动着高质量成果不断产出。近年来,重庆大学围绕国家发展和地方建设需要,制定“人工智能+学科群”建设计划,促进传统优势学科和人工智能学科交叉融合;建设了九大智慧学科群,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激活学科发展的内生动力,大力营造学科交叉融合氛围,厚植学科交叉融合土壤,不仅实现了学科建设的快速突破,也为支撑产业发展、服务国家发展和地方建设下好“先手棋”。   智慧+机械 让传统产业拥有“最强大脑”   “高精度数控蜗轮母机这一成果打破了国外的垄断,让我们国家在该领域高端数控机床的生产上不再受制于人!”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研究员王四宝说,被誉为“工业母机”的机床,是整个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生产基础,尤其是超高精度机床等顶级机床,其技术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在重庆大学教授王时龙的带领下,该校研发团队发明了高精度蜗轮母机误差溯源及调控技术,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台具有在机检测功能的高精度数控蜗轮母机。   不止这一项突破性的成果,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在2020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得了4项一等奖,涉及机械传动、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   “产业发展需要相关学科的支撑和引领。未来机械学科要发展,也要加强与产业的协同创新,不断夯实学科传统优势和特色,大力推进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构筑发展新动能。”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副院长曹华军说,在王时龙的带领下,学院已经开展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的科研攻关,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机械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攻关智能制造的关键理论和技术难题,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曹华军说,机械和汽车都是重庆大学的老牌学院,但2021年该校将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组建为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就是希望能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推进学科和平台的深度交叉融合,提升科教融合、跨界协同培养卓越创新人才的能力,构筑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主战场的战略科技力量,支撑机械工程一流学科高水平建设。未来机械工程学院在重点发展高性能传动基础件、绿色智能制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3个特色优势学科的同时,也要积极拓展智能无人系统及装备、生物医学机器人技术2个学科交叉新方向。

关注
打赏
1665506070
查看更多评论
立即登录/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0.04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