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工智能

互联网志

暂无认证

  • 0浏览

    0关注

    1585博文

    0收益

  • 0浏览

    0点赞

    0打赏

    0留言

私信
关注
热门博文

人工智能预测可以积极地运用到企业的发展中

互联网志 发布时间:2022-01-13 15:12:34 ,浏览量:0

  我们如何把温伯格的理论应用在企业战略上?战略的目的就是要做长期的准备,通过对未来的精心设计,来决定企业下一步的方向。   企业计划的核心,是在众多可能性中,找到资源最匹配的可能性并全力以赴,把赌注押在这个可能性上。因此,战略的本意是缩小可能性。   其实,当认知模型转换后,要把它应用在企业经营当中。我们的最佳战略,往往需要尽可能地忍住不去预测。   以前,一些规模化公司把战略理解为 3-5 年的长期规划。现在,却只做半年的计划。   这意味着什么?我们通常的战略思维是一个线性思维,战略规划被视为一种限制性操作,它先识别可能性,并选择企业想要实现的可能性。   举个例子,在过去企业界,甚至国际政治中,场景规划(Scenario Planning)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战略制定方法。   曾经被视为顶尖的战略规划思路的场景规划,是否完美无缺?   我们设想出,关于一个组织或者国家,可能有几种未来的发展,比如崩溃或者繁荣,我们通过几个可能发生的场景来规划未来故事。为了避免崩溃场景的出现,或者为了让繁荣的场景能够实现,我们基于这些思考来制定战略规划。   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线性思维。不论线性思维把世界规划成几种方案,它都受限于一种错误的世界观,世界的可能性远远超过这些方案。比如新冠肺炎疫情,它暴发前,不会出现在任何战略图上。   我记得参加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时,遇到很多有意思的参会者。他们不仅讨论经济问题,甚至一些历史学家,针对 " 为什么没有人预测到苏联的解体 " 展开激烈的辩论。   作为历史学家,为什么预测不到?因为他们都是线性思维的信奉者。线性思维可以增加自身的复杂性维度,但是它无论趋向多么复杂,世界都不会有如其所愿的规则结构。   所以,我们需要的是非线性思维。   2. 非线性思维   我们举个例子,我非常推崇丽塔 · 麦克格拉斯(Rita Gunther McGrath,全球知名战略专家)写的《瞬时竞争力:快经济时代的 6 大制胜战略》(The End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也叫《竞争优势的终结》)。   书中剑锋直指战略界鼎鼎大名的迈克尔 · 波特(Michael E.Porter,美国 " 竞争战略之父 ")。迈克尔 · 波特提出,企业都要追求 " 可持续竞争优势 "。   麦克格拉斯则认为,根本没有所谓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唯一可以做的就是 " 持续重构战略 "。   这种战略的理解,要求公司必须对环境中的任何变化保持警惕,拥有特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使其能够通过脱离当前的轨迹来作出反应,及时抽身,从而创造一个新的轨迹。这就是非线性思维。   生活中所有场景都告诉我们,一定要关注大的变化趋势。但是,麦克格拉斯理论认为,任何微小的变化都可能颠覆我们的生活。关注大的变化,也无法保证我们可以持续地重构。   所以,混沌状态下的战略,应转变思路,不是缩小可能性,而是尽量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关注
打赏
1665506070
查看更多评论
立即登录/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0.061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