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这个新时代,最主要的驱动力量来源于知识的驱动。知识革命时代,不再是淘汰工具,而是淘汰人、如果你学习力不够,你就会被淘汰掉
当柯达破产的时候,德国所有的传媒都惊呼说了一句话:“在科技的面前,没有人高高在上,因为时代淘汰落伍者”。是的,在科技面前、在知识面前,没有人可以高高在上,时代会淘汰一切落伍者。面对未来,唯有跟知识在一起。
在现实当中,大家对知识充满期待,但是所有人都几乎困在知识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间的人都忙,每个人都觉得充满机会,却又惶惶不安。
如果我们不能做到知识的甄别,必然会陷入到难以选择的境地。难以选择,就无法创造价值。
彼得·德鲁克很早就在他的一本书里说过:
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我们早起知识一直被视为“道”,推得很高,离现实很远。可是现在,几乎是一夜之间知识突然变为了“器”,变成了一种资源,一种使用利器。
德鲁克在研究整个管理学近百年的历史当中,对之前知识所起的作用,做过三个革命阶段的划分。当知识运用于生产工具的时候,称之为工业革命;当知识运用于工作之中的时候,称之为生产力革命;第三个阶段是,把知识用于知识自身,称之为管理革命。
我沿着他的研究思路加了一个阶段,第四个阶段,这第四个阶段不是知识应用于流程,不是知识应用于工具,不是知识应用于知识本身,而是知识本身就是一个生产要素,当知识是生产要素的时候,它就会使资本和劳动力居于次要的位置,我命名它为知识革命。
前三个革命淘汰的是工具、是流程,知识革命淘汰的是人。如果没有知识,一定会被淘汰掉,所以大家一定要重新去建立自己的知识系统。
首先,你必须学习清理。今天很多人喜欢辟谷,目的就是重启。在拥有知识上,也需要「辟谷」,做一次重启,我们把以前的全部都清掉。因为你不重启,不加入新的东西进去,这一轮的革命就是把我们自己淘汰掉,这才是知识革命可怕的地方。
我们知道,Google搜索已经做到了一个知识图谱,你只要坐在计算机面前它就知道你要干什么了,把你的图像和你脑袋里要想的东西组在一起,结果就打出来给你。 今天美国所有的零售公司都会被投资者问到,你跟亚马逊比有什么应对?如果没有应对,你在这个行业里就会被淘汰掉。 今天GE已经不是一个制造公司,而是数据驱动的公司,它甚至把制造起家的东西都卖掉了。 阿里巴巴和腾讯到底是什么公司?
拥有知识有3个必要条件:融会贯通、终身学习、突破自我极限。
人的高度不是由头决定的,而是由手决定的。学习、鉴别、运用,唯有运用,才会创造价值。如果我们要学习、鉴别和运用它,最关键的有两点。
第一点,不断有目的地「放弃」。把过去的东西扔掉,最大的障碍就是原有竞争力的障碍、竞争力的陷阱。
第二点,持续地去理解外部环境,因为变的都在外部。不停走出自己的舒服区,真正地放空自己、更新自己,才会有更宽广的未来。忘记过去的一些东西,要学一些全新的东西。要和别人合作,要跟别人组合在一起,今天太多的知识,你不借用不行。我一直说这个时代,连接大于拥有,个人英雄到集合智慧。
要学会去找问题,也就是界定问题,要做鉴别;然后你要对鉴别后的信息做特定的转化,这称之为知识的形成;有了知识的形成,你就会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
终身学习训练的3个能力:基本学习能力、过程创造力、行动实践力
我们当今要求三种学习能力,一种就是基本学习能力,把我们现在已经存量的知识要先拿进来,未来一定是两种知识在身上并存:存量的知识和动态的知识。存量的知识是基本学习能力解决的。动态的知识是要靠另外两个能力做的,一个是过程学习能力,要做跨界、做各种了解。动态的知识还要综合运用能力,在应用中再创造。唯有终身学习,才能不停地扩大自己的存量知识、训练自己过程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第一个障碍就是太过自我,摆不好自己跟别人的关系,摆不好自己跟社会的关系,摆不好自己跟环境的关系。
第二个障碍就是认为我们相信的东西就是真的,我们总是相信我们自己相信的东西,但实际上我们自己信仰的真理与真理之间永远是有差距的。你相信的东西和真的东西之间永远都是有差距的,我们的学习训练和知识训练、智慧训练就是让这个差距变小,或者更早发现这个差距。
第三个障碍就是相信自己的经验,其实事物一定是变的,经验就是陷阱。好的学习会让自己把所有的我执都得拿掉。
在知识的社会里面最经不起的是知识潜力的浪费。在以不确定性为主要特征的时代当中,最重要的是对事物的洞见力、远见力、最后的实现力。只要深入地融合和介入到变化当中时,就会提高对自己的要求,用比别人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用更大的心胸接受变化。理想和现实之间,就差一个行动的距离。唯有突破自我极限,才会持续拥有知识而不被时代淘汰。(本文完)
--- 文章摘自于《陈春花:我们该如何拥有知识?》
读书笔记:2019-11-11 09:00:00